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54421
大小:63.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转型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铁路总公司披露,中国饮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蛋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16日在青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铁路总公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物流建设、提高运输有效供给取得乂一重要成果。(4月17日屮国新闻网)曾几何时,“铁老大”是坐着等待商机的到來,现在主动出击,顺应市场的需要,诙总与海尔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让民众看到了饮路部门供给侧改革的新变化,新气象。在客运方面,铁路客运部门紧跟时代潮流,打造多种旅游品牌列车,來满足旅客日益迫切的旅行的需求,推岀诸如图书借阅、育婴哺乳、康体检查、休闲保健等特色服务,让民
2、众感觉到坐火车是一种惬意和休闲,是便捷的生活享受。在货运方面,铁路部门变“坐商”为行商,提供发货,运费查询,货物追踪等的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煤炭,矿石,钢铁等物资的在线交易并提供配套物流服务;在稳定“黑货”市场的同时,更不忘加大工业机械,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零散货源的“白货”运力保障。大幅度的改善“白货”市场的供给侧服务,不断地改善货源结构,优化货物种类。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能,真正实现货主就是上帝。铁总联姻海尔,标志着路企联合开启现代企业物流转型之门。铁路部门一方面发挥全天候,大运力,低运价,节能环保,不受气候影响等优势
3、,另一方血从仓储、装卸、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方面优化调整,提升服务质量,减少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时限,提供有效供给;而作为企业方的海尔集团,一方面根据战略协议的签订来保证稳定的货源,另一方面可以凭借整运麵高效的运输速度和相对低廉的运输价格在家用电器市场上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和竞争力;而老百姓则因家用电器价格的稳定甚至下调得到真正的实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体系。在笔者看来,供给侧改革,真正的为铁路改革提供了机遇,更是促进铁路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根本,提高铁路服务人民大众的能力。不管是作为旅客还是货主真正在乎的还是铁路是
4、否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服务。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相信铁路部门的大改革也必将带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台阶。(文/李刘会)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转型发展时间:2016-03-0320:00:24来源:人民铁道网作者:陈荣鹄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耍举措,耍实行“宏观政策耍稳,产业政策耍准、微观政策耍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并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力,推动我
5、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路线图”,基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经济新常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铁路应如何适应供给侧改革呢?随着中国铁路大规模的建设,到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位。铁路网的完善,提高了铁路服务社会的能力,一票难求,一车难要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随之出现了,营业里程增长,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人幅下降。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3.6亿吨,同比下降11.9%。全年全国铁路完
6、成货运周转量23754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3.7%,同期,全社会完成货运量450.2亿吨,增长4.4%,完成货物周转S180583亿吨公里,下降0.5%。铁路货运所占份额降幅较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木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牛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当前,我国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诜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是供给
7、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稍加留心,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和原材料,止是铁路运输的优势产品,所以有人说,2016年铁路货运的日子必将更加难过,有可能出现无货可运的局面。铁路是否也出现产能过剩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是否需要?供给侧改革倒逼铁路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为铁路改革提供了机遇。受运能紧张限制,多年来,铁路一直以挖潜提效为己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提高运能。大秦铁路就是典型的例了,大秦铁路1992年全线通车,2002年运屋达到设计能力一亿吨。2004年起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2010年完成年运量4亿吨,2014年达到4.5亿吨,为原设计能力的4.5倍。
8、超负荷运转,造成安全压力巨大,设备损耗严重,人员疲惫不堪,尤其是机车乘务员,长期处在超强负荷状态。高运量,不见得产生高效益。这种超负荷运用状态不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