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34289
大小:1021.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7
《《创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伤病人的护理一、创伤的定义损伤是指人体受各种致伤因子作用后发生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机械因素所致损伤为创伤二、损伤的分类根据致伤因素分>>>>根据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根据损伤的部位、组织分>>>>致伤因素机械因素如锐器切割、钝器打击、重力挤压、火器射击等。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激光等,可造成相应的烧伤、冻伤、电击伤、放射伤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可致化学性烧伤。生物因素如虫、蛇、犬等咬伤或螫伤。创伤现场分类交通伤:脊柱骨折、脏器损伤等坠落伤: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等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
2、主锐器伤:伤口深可导致内脏大血管损伤跌伤:骨折火器伤:伤口小、深,常损伤深部组织1、闭合性损伤:如扭伤、挤压伤、挫伤、震荡伤等。2、开放性损伤:常见有擦伤、刺伤、挫裂伤、切割伤、撕裂伤、火器伤等。1、部位:如颅脑、颌面部、颈部、胸(背)部、腹(腰)部、骨盆、脊柱脊髓和四肢损伤等。2、组织:如软组织、骨骼、内脏损伤等。三、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疼痛、肿胀、压痛、淤斑、功能障碍。开放性伤口尚可见伤口和出血。如合并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病人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2、全身表现:轻者无,重者可有发热、脉快、食欲不振、乏力、体重
3、减轻等。严重可有休克和内脏器官损伤的症状,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辅助检查:实验室、影像学、穿刺、置管冲洗等。四、治疗原则1、全身治疗:积极抗休克,支持治疗,处理内脏损伤。开放性损伤使用抗生素,注射TAT。2、局部治疗:闭合性损伤,早期固定,冷敷,止痛等。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伤后6-8h清创,争取一期缝合和一期愈合。如受伤超过12h时或污染严重,仅清创不缝合,争取尽早二期愈合。但头面部和关节的开放性损伤可适当放宽清创时间。现场救治转送医院急诊室救治急救流程五、创伤院前急救1、原则经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
4、治。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抬起就跑”→“暂等并稳定伤情”10-20分钟白金时间1小时黄金时间6小时白银时间>6小时白布单时间2、分类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提高急救效率。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边抢救边分类、有经验技术承担先危后重,再轻后小快速、准确、无误伤标分类卡:Ⅰ级红色:急危症Ⅱ级黄色:急重症Ⅲ级绿:普通急诊Ⅳ级黑色:死亡伤员3、判断呼吸是否停止:看、听、感脉搏是否停止:触、看、摸、量创伤评估CRAMS评分: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
5、iration)、腹部(Abdomen)、运动(Motor)、语言(Speech)每项2分,总分10分,≤8分为重度创伤,≥9分为轻度创伤。评估顺序:A颈部制动和气道维持、B检查呼吸和通气、C检查循环、D神经系统状况—意识水平、E暴露和环境控制。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骨盆检查四肢4、评估A询问病史和损伤机制;B头面部:有无出血、脑脊液漏、挫伤、防止颅高压;C颈部:有无压痛、畸形、肿胀、气管移位,必要时予以颈托固定、制动;D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压痛、畸形、肿胀、血气胸表现,可予以加压包扎固定、胸膜
6、腔穿刺或闭式引流减压;E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浊,肠鸣是否消失,判断有无出血、穿孔;F骨盆:有无压痛,要注意骨盆骨折可伴有多量的失血,单处骨折可失血500ml以上;G四肢:有无畸形肿胀、骨擦感,否则予夹板固定。六、急救技术的应用1、通气2、止血3、包扎4、固定5、搬运七、创伤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受伤的原因、部位、时间、伤后的表现、接受治疗的情况。以往有无重要疾病。2、身体状况:密切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尿量、呼吸等改变。注意有无内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3、辅助检查:协助X线、CT、B超、胸穿、腹穿
7、、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二)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内脏损伤、MODS。2、疼痛(pain)3、恐惧、焦虑(fear,anxiety)4、其他:依损伤的部位,如低效性呼吸型态(胸外伤)、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骨折)、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脊柱损伤);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严重损伤)。(三)护理措施一)急救原则:现场急救是处理损伤的主要环节,要做到判断快、抢救快、转送快。将抢救生命方在第一位。首先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休克等严重情况,经急救处理后,再行重点检查,
8、进行相应的处理。护理体检基本物理检查:望、触、叩、听三清:听清、问清、看清护理体检原则上不移动病人体检顺序:四大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一般:表面损伤、言语表达、四肢活动、耐受依次头颈、脊柱、胸腹、四肢措施(1)心肺复苏:抢救生命。(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窒息。(3)控制出血:防治休克(4)包扎伤口:防治污染和感染。(5)固定骨折:防止进一步损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