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66564
大小:5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18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人格修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低调之美 ①《菜根谭》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由此可知,“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它演绎出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修养。 ②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有淡然的君子之风。竹外桃花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构成了世界生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③低调是平和恬淡,对人对己,说话处事,不张不扬,不骄不狂。这样的人,逆境时能忍耐,顺境时知收敛,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宽以待人,藏愚守拙,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
2、的纷争,远离了是非漩涡。 ④《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正考父第一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弯腰受命;第二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鞠躬受命;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俯身如弓受命,平时顺着墙根小步快走。看起来虽有些夸张,但正考父的这种谦逊、低调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⑤先贤有言:“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越张牙舞爪。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恰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⑥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
3、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但我们这边不是。”他感叹当下国内很多搞艺术的人,喜欢自我显摆:“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 ⑦适当放低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清净内敛的处事风格,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老子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矜持内敛,谦和有礼,淡泊从容,自然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 ⑧内心越深邃丰盈,表面越淡然安宁,内心越肤浅匮乏,表面越浮躁不安。低调者无需吹嘘,并不是没有吹嘘的资本,而是有了这个资本,却更懂得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有内涵、有修养
4、、有自信的人,从不在乎自己低一点而被人瞧不起。 ⑨著名学者季羡林,当有人给他各种桂冠之时,他却感到诚惶诚恐,浑身不自在。他说:“去掉了辉煌光环,“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一种参透人生的清醒,阅尽沧桑的悟见,更有包容与豁达的成熟。 ⑩低调,不是退缩,不是无作为,而是一种去留无意的胸襟,一种宠辱不惊的豁达。⑪总而言之,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选自《思维与智慧》xx.11,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①段引用“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作用是什么?3.有人说,在媒
5、体和网络遍布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被人看见、被人知道、被人关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1.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2.论证了低调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的观点,引出下文。3.示例一:我反对这种说法。高调者张扬炒作自己,放大自己,只是为赚足面子,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示例二:我赞成这种说法。高调者善于炒作自己,推销自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表现,也是追求社会认可的一种自我展示。(若赞成这一说法不能得满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识人待人慎“爱屋及乌”匡
6、 吉①心理学上有一种“光环效应”,即看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是优秀的,就会认为他方方面面都优秀;与之相应还有“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方面有不良印象,就会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偏低。因此识人待人,须理性客观,全面公正。②识人待人要警惕“光环效应”与“恶魔效应”。“光环效应”或“恶魔效应”,皆属典型的情感旁移。据《说苑》记载,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询问姜太公拿殷商臣民怎么办。姜答道:“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遂建议把他们斩尽杀绝。尽管建议未被采纳,但“爱屋及乌”“恶其余胥”两句成语却广为流传。③要防止因“爱
7、”或“恶”而产生偏见。因“爱”或“恶”,最终将态度与情绪覆盖到与对象相关的一切,其实很不理性。“一俊遮百丑”“一丑遮百美”的片面倾向,影响对人或事物本质的认知。一家企业需要选聘一名总经理秘书,人力资源总监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推荐,但却无视了被推荐人文笔不佳、爱出风头、不能严守公司秘密等不适合秘书岗位的特点,最终给总经理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④使用一名不合适员工造成的后果,可能污染的只是河流;但如果以“爱屋及乌”与“憎屋及乌”的情绪覆盖去识人待人的话,污染的就不仅是河流,而且是污染了整个水源,从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基因。
8、⑤与人相处要避免“爱屋及屋”或“憎屋及乌”。如果喜爱一个人,就觉得这个人一切都是好的,哪怕品行不端、作恶多端、为非作歹的恶人,都是自己圈子里的朋友,都要处处袒护,甚至越过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惜违法乱纪。某人协助好友贩毒,结果自己身陷囹圄。如果不喜欢一个人,“憎而不知其美”,以为这个人一切皆恶,哪怕他品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