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

ID:41114376

大小:17.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_第1页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_第2页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_第3页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_第4页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改革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的浅析【摘要】幼儿园内使用惩罚不仅仅是班级秩序的管理手段,更是为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采取的教育方法,实施合理有效的惩罚教育有利于幼儿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实施惩罚教育的策略有:合理惩罚,避免过度惩罚;把握惩罚的及时性,尽早做出惩罚;遵循惩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惩罚后及时进行说理和教育。【关键词】幼儿;惩罚教育;理性;思考幼儿为本”要求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诸多理念和标准之下,幼儿教师不敢对幼儿严加管理甚至利用惩罚,其实惩罚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

2、分,合理有效的惩罚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惩罚的内容和涵义(一)惩罚与惩罚教育惩罚即惩戒、责罚、处罚以及施加鞭挞或体罚使之服帖、受辱或以苦行赎罪。但是惩罚教育不全等同于惩罚,惩罚教育是教育者以教育为目的,对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强制性地使之纠正的手段,而并不包括单纯的惩罚以及体罚或受辱等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无法准确判断是非和行为的正确与否,这时若教师给予一个好的行为结果即奖励,这种行为在他们认知里就是正确的,可以做的,如此而来就增加了该行为以后发生的频率;相反,若行为结果是不好的即惩罚,幼儿会认识到

3、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对自己不好的后果,为避免再承受这种结果即惩罚[1],他们会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直至消退。所以合理的惩罚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二)惩罚的原则惩罚教育不能由教师的主观性任意地对幼儿进行惩罚,而是要遵循相关规定,尊重幼儿的身体和人格尊严,在其身心接受范围内,根据相应的外界规则和程序对其行为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纠正。[2]首先,实施惩罚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和基本点;其次,惩罚的对象是幼儿的过错行为,而不是幼儿个体,教师要进行引导,说服同时适当进行惩罚纠正其行为;再次,要将尊重幼儿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三)惩罚与奖励惩罚与奖励都是

4、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两者即对立又统一,没有惩罚,奖励就不能充分显示其扬善功能,没有奖励,惩罚也不能发挥其惩恶作用。[3]奖励与惩罚都是对幼儿施以的外在刺激,奖励作为一种正刺激,采用积极强化的手段在教育活动中被广泛接纳和使用。而惩罚作为一种负刺激和消极强化,通过对其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如批评、责备、处罚等方式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挫败,并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去及时改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厉的教育手段,惩罚有一定的抑制消极行为的作用,使用正确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二、惩罚的教育价值“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

5、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和强烈的责任感,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与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4](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暂未成熟,对生活充满着好奇之心和探索之欲,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好坏的判断,这个阶段幼儿教师就起着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要明确告知幼儿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夸美纽斯曾提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话题开始,就是犯了错误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是要是他们日后不再去犯”[5]。当幼儿的行为与教师要求或群体利益相悖时,教师对他的惩罚让他明白了是非曲直,懂得了行为界限,逐渐

6、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并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就逐渐得到消退。(二)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据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的研究,品德的内化过程包括依从、认同、信奉三个层次。而0~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同性道德阶段,这一阶段是对社会规范的接受的开始阶段,幼儿为了受到奖励和避免惩罚,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在这个时期,惩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6]所以在最开始,要通过合理的惩罚向幼儿植入一种良好的道德认识和坚强的道德意识,从而拥有积极的道德情感并实施道德行为。(三)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人在一定意义上是自我性的,总是对自我行为肯定,如果事物并不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7、,就会产生否定、排斥的行为。惩罚若与幼儿自我意愿相悖,得到责备时幼儿的心理产生不愉悦的情绪状态,经历过多次的惩罚教育后,在心理上受到了冲击,幼儿在逐步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在学龄前阶段得到体现,而且会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影响着其终身面对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四)对群体的威慑作用从群体上看,惩罚教育并不只是对个体起到教育作用的手段,它还包括对群体中的其他幼儿的警戒和威慑作用,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当幼儿看到犯错误的孩子被惩罚时,内心会对这种行为有一定的防备并且对教师充满敬畏之情。在学龄前阶段,幼儿自我意识薄弱,往往会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