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26220
大小:1.3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8-14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精华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过程框架原理与应用作者:徐锋[作译者介绍]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1073953上架时间:2008-10-27出版日期:2008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396版次:1-1所属分类:计算机>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徐锋: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高级工程师),中国系统分析员顾问团(CSAI)华东区首席顾问,《程序员》杂志社专栏作者。具有丰富的IT市场规划、技术管理、产品研发、需求分析、产品建模、体系架构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经验。现在致力于系统分析与设计、需求工程、软件过程改进等领域的作者:徐锋研究。已在《程序员》、《中国计算机世界》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
2、文章近50篇,其中实战OO、大话design等专栏都深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参与/独立编著出版的图书近20本。.作者亲历了各个级别的软考,有丰富的考试、培训与教程编写经..<<查看详细本书首先从软件需求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入手,指出了改进的主要方向;然后逐一说明了需求定义、需求捕获、需求分析与建模、编写规约、需求验证等需求开发活动的任务、要点和具体手段;并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性强、易于上手的seru过程框架,能够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整个过程,理解各阶段的关键产物和产物之间的关系。本书还对包括需求基线、变更管理、需求跟踪在内的需求管理活动的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具体建议。综观全
3、书,语言浅显、文字生动,蕴含了许多人文、心理、交流方面的知识,即使非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够轻松读懂大部分内容,从中受益。本书可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的软件需求分析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工程、软件开发管理培训的教材,更是一线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资深开发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人员、研发企业管理人员的必备参考书。第1部分原理、模型与误区第1章需求实践现状分析1.1软件项目失败的根源1.1软件项目失败的根源1.1.1chaosreport19941.不完整的需求2、缺乏用户参与3、资源不足4、不切实际的用户期望5、缺乏执行层的支持6、需求的变更频繁7、规划不足8、提供了不再需
4、要的9、缺乏IT管理10、技术能力缺乏11、其他1.1.2chaosreport后续版本1.1.3需求相关败因简要分析败因解决方案:1不完整的需求采用业务导向让用户参与到完整性评价当中,在实际过程中利用树形层2缺乏用户参与次结构将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进行有效的剥离。分析:利用树形层次结构面向不同的层面:决策层,事务管理层,操作层,让合适的人验证相关的部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用户逃离无趣区和有效的启发用户的积极性,减少被专业人士排除在系统的完整性评价之外3不切实际的用户期由于软件的无形和成本的不透明,需要说明软件中不能完成的需求的原望因4需求变更频繁对变更进行分类,统计,有
5、针对性的改进需求过程,提高设计的弹性5提供不在需要的找到用户经常使用到的功能,也即用户的需求,放弃用户很少使用的功能模块的开发具体方案:在每个功能模块入口处,放置一个计数器1.1.4一幅漫画带来的思考失败的原因分析原因与解决方案1沟通失真分析:每个角色(如项目经理,商业顾问等)更加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对信息(漫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从而导致信息内容有很大的变化解决方案:1、利用文档:防止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走样2、Reviews(评审):在此审阅,需求人员在此用语言复述软件需求。2、客户需求放大分析:1、客户希望支付的成本尽可能少,获得的效益尽可能多。2、解决方案的选择权较给了不熟悉技术的客户
6、。解决方案1:1、需要提升软件估算实践的有效性2、提高产业成熟度解决方案1:需求捕获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3项目经理的需求控制分析:需求捕获的过程中,导致需求产生了偏差,部分从技术的角度对需求进行了控制,造成无法对需求的有效理解解决方案:减少技术在需求提取过程中的不利影响4分析人员的技术加工分析:分析人员对技术能力的追求高于业务能力的追求解决方案:提高自己的业务分析能力5编码人员的断章取义解决方案:业务场景是需求之魂1.2透过表象,分析本质1.2.1需求变更频繁1.2.2上线阻力大原因解决方案1利益冲突需求分析2工作量大提高易用性、工作量价值化、将数据迁移,准备工作独立出来1.2.3运行效果差解
7、决方案:从问题与机会入手,提高管理人员的推动力从障碍和困难出发,解决操作人员的积极性1.2.4完全崩溃分析:大多是由于忽略了非功能性需求(如:系统容量不足以支撑业务需求解决方案:明确非功能性需求的特点,然后进行改进1.3方法论与需求工作1.3.1计算模式如:C/S与B/S从用户的角度选取1.3.2软件工程方法论方法论分两种:重方法和敏捷方法论1.3.3开发思想1成熟度判断标准之一:见报率高,成熟度低2溯源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