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90135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苏教版本节课的内容一般作为讲授内容,只要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记住结论教学即可完成。问题是通过这个内容的教学,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我把本节课定为活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并从中学会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课的一开始我就由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入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对于这场争论的结果是什么已经没有悬念了,但这样的争论会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会一样?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
2、?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想说为什么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当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画一画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
3、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拼接到一起,有的同学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拼在一起。当孩子们正愉悦于自己的发现时,我适时提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再一次被激发,专注的研究着……当我进行提问时,还没有研究出方法的小组成员是那么用心的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当有的同学说要将多边形分割成学过的三角形进行研究时,他们发出赞叹的声音。于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
4、兴奋;于是孩子们又发现多边形外角和的奇妙之处,真是万种变化定在其中。这节课下课后我自己都有一点兴奋,因为我的孩子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上课之初,就告诉孩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且告诉孩子我的验证方法,即便告诉的方法再多,再详细,他们学到的也只是我的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师的方法,不是自己发现的方法。但换一种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但找到了所有我知道的方法,也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我们大家在研究中都是受益者。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了。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
5、和教学反思2苏教版新课程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节课我以“猜想----验证----应用”为主线,重点放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技巧。我在实施探究学习时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本节课我在教学上先借助特殊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猜测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一样呢?学生初步建立一个表象,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为后面的猜测和验证进行铺垫,引发思考
6、,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算出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推广到猜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导学生从特殊三角形过渡到一般三角形的验证规律。(2)引导探究,验证猜想。学生在问题前面是退缩还是前进呢?是要看老师如何有效的指引。我预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些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三角形,还有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让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同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选用什么三角形,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第二:经过操作得到什么结论?使学生在操作上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学生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
7、证,经历量、拼、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学生是自主的、有积极性的。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反馈等过程真正经历了有效的探究活动。反思:对于这堂课的困惑,我觉得在有效教学当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呢?教学设计在准备阶段,教师可能已预设了很多的教学环节,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会如何回答等,老师都一一了如指掌。但真正在课堂实施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如在这节课上的练习环节,有一道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度是40度,求
8、第三个角的度数。在全班订正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很快就说出90度-40度=50度。其实在预设教案时,这种方法是最后才提到的,这个时候我只是赞同了他的做法,但并没有继续延伸。课后回想其实学生的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掌握知识方面也有快慢之分,不能一概而论,既然学生先提出了简便算法而不是一般算法的时候,我就应该好好去把握这个有价值的情境,把学生聚焦在如何利用简算来解决问题。我完全可以让几位有同样做法的学生先说说,然后老师再进行小结,这样做既让学生在解题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