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3327
大小:221.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碳和化学燃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分类A盐酸、硫酸、碳酸酸B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C氢气、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单质D二氧化碳、臭氧、甲烷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2.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灭火B.供给呼吸C.用作气体肥料D.生产碳酸饮料3.我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的主要成分是( )A.石墨B.金刚石C.木炭D.C604.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A.不能燃烧B.能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D.不支持燃烧5.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
2、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6.“低能耗”、“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灯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7.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A.金刚石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8.某混合气体N可能是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CO2)。气体N(CuO粉末
3、)→Xa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YZ下表中是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据此推测气体N的组成结果正确的是: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气体N的组成X中液体Y中黑色粉末Z中液体A不浑浊变成光亮的红色不浑浊H2B不浑浊变成光亮的红色变浑浊CO和CO2C变浑浊变成光亮的红色不浑浊H2和CO2试卷第5页,总6页D变浑浊变成光亮的红色变浑浊H2和CO9.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
4、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可用于净水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1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C.①③②④⑥⑤D.④③②①⑤⑥13.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14
5、.下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A.氧气B.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以上都是15.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A.塑料既可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B.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但会使全球变暖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严重D.CO2浓度较大会使人死亡,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试卷第5页,总6页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
6、三个条件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比D.氢气是最理想的高能清洁能源18.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被广泛使用B.塑料是合成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C.用嘴能将蜡烛吹灭,主要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在一定条件下,硫酸和盐酸可以相互转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9.在:活性炭、氦气、一氧化碳、氮气、明矾、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冰箱除异味的是;②霓虹灯中充入的是;③薯片
7、等膨化食品包装袋内的是;④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⑤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⑥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是。20.2006年3月10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化股份”)迎来了JMD跨国公司,无偿帮助巨化股份进行环保技改,并把减少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权统统买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据“京都议定书”有关要求,世界各地纷纷采用多种措施和新技术,限制CO2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