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55429
大小:45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8-07
《曾新明律师劳动合同法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劳动合同法》讲座2012.3.30一、本法概述二、本法的适用范围三、劳动合同的订立四、劳动合同的履行五、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六、集体劳动合同等特别规定内容概要1.1.颁布与实施颁布:2007.6.29实施:2008.1.11.2.内容结构共八章98条一、本法概述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第六章 监督检查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八章 附 则
2、境内用人单位二、本法的适用范围劳动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case不适用劳务合同和雇佣合同韩某为一工厂运送货物赚取劳务费糊口。一天因韩某有事不能脱身,于是临时让于某代其为工厂送货,每日支付于某劳动报酬100元。于某在运送货物途中车辆撞到山崖上出车祸,于某不治身亡。于某家属要求韩某与工厂共同赔偿因于某死亡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于某家属认为,于某、韩某与工厂之间具有劳动合同关系,要求按工伤处理,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于某家属的看法是否有理?劳动关系存在
3、吗?区 别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劳务合同主体一方为自然人双方均为自然人无特别要求目的资方对劳方劳动力长期、稳定地支配并取得劳动成果雇主临时有偿支配雇工的劳动力委托方取得受托方的劳动成果权利义务资方要为劳方提供适合的劳动条件并购买社会保险无须为雇工购买社会保险一般无须为雇工购买社会保险纠纷解决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仲裁先行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雇佣合同之比较33.1.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用工之日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律后果三、劳
4、动合同的订立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的订立3.2.劳动合同的种类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工作任务期限合同有合同终止时间无确定合同终止时间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doc*14-2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
5、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33.3.服
6、务期及违约责任可以约定服务期的条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约,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总额限制: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约金实际支付限额: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例外:服务期违约金和保密与竞业限制违约金。违约金约定之禁止4.1.劳动报酬及时足额支付原则未及时足额支付的,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四、劳动合同的履行4.2.劳动时间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
7、付加班费。法律责任本法第85条:逾期不支付工资和加班费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法》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的150%;(二)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工资的200%;(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工资的300%。5.1.协议解除5.2.劳动者单方解除5.2.1.事由五、劳动合同的解除5.2.2.程序:(1)预告解除:A.提前3天书面通知:试用期内[劳
8、动法:随时]B.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试用期外(2)随时解除:任何时候,第(七)种情形5.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四)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