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90575
大小:342.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4
《财政法 一`财政法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讲财政法一、财政法概述(一)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宪政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十讲财政法(二)财政法的体系1、财政基本法:财政基本法主要涉及财政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对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资金的管理都有普遍的效力。2、财政平衡法:财政平衡法主要涉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又可称为政府间财政平衡法,是财政分权的必然产物。3、财政预算法:财政预算法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财政资金入库、管理和出库的相关内容。4、财政支出
2、法: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采购法、财政投资法和财政贷款法。(二)财政法的体系5、财政收入法:财政收入法主要包括税法、国债法和费用征收法,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特别的财产收益法。从广义上说,财政法当然包括税法,但有些狭义的理解往往将税法排除在外,这充分说明了税法的特殊性。6、财政监督法:财政监督法专门规范和保障财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财政监督权,其内容涉及财政监督机关的设立、财政监督机关的职权、财政监督的途径与程序等,在财政法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财政法的渊源1、财政宪法:所谓财政宪法,是
3、指宪法中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条款。2、财政法律: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在法理上,这分别可以称为财政法定主义和税收法定主义。3、财政行政法规: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本身所拥有的一项职权,但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税收事项拥有专属立法权,因此,国务院对法律未作规定的财政税收问题制定行政法规时,必须得到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授权。如果未得到授权而擅自进行立法,该行政法规当然无效。4、地方性财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财政法规一般遵照财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
4、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5、部门财政规章和地方财政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发布的有关财政方面的规定、决定、命令、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属于部门财政规章。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7、国际条约;(四)中国财政立法展望当前我国财政立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强财政立法,建立体系完善、门类齐全的财政法律体系,使一切财政活动有法可依,逐步实现财政法治。1.制定财政基本法,规范财政管理体制。2.健全预算法律制度,强化预算法律效力。3.制定税收基本法,完善税收法律体系。4.制定国债法,建立国家信用管理法
5、律制度。5.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财政支出制度改革。6.制定财政监督法,完善财政法律责任制度。二、财政平衡法(一)财政平衡法的通常内容1、设立财政级次(财政分级);2、划分财政支出职责(划分中央地方事权);3、划分财政收入权(划分财权);4、规范政府间财政联系;(二)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法源:1994年《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以及《预算法》等。1、关于划分财政级次: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五级预算;2、关于中央和地方存在支出范围的划分:明确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的范围;3、中央和地方财政
6、收入范围的划分(1)中央预算收入: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上解中央的收入;(2)地方预算收入: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3)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主要是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4、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1)体制补助或上交;(2)税收返还;(3)专项拨款;(三)中国财政平衡法的不足;(四)中国财政平衡法的完善;讨论;(一)财政预算概述1、财政预算的由来;2、财政预算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三、财政预算法1、级次与结构(1)中央预算:中央各部门和直属单位预算;(2)地方预算:省、市、
7、县、乡的预算;(3)地方各级总预算:本级预算和下级总预算;2、财政预算管理职权(1)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2)各级行政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3)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二)财政预算管理职权(三)财政预算管理程序1、预算编制(1)形式(复式预算)经常性预算:经常性预算收入和经常性预算支出;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收入和建设性预算支出;(2)程序2、预算审查和批准(1)审批;(2)备案;(3)批复;3、预算执行4、财政预算的调整(1)预算调整的概念:使已获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变更为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8、;增加举债数额。(2)不属于预算调整的情形:因获得返还或补助引起变化;(3)审批: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同级人大;(4)预算调整未经批准的处理5、财政预算的决算(一)国债概述1、国债的概念和特点;2、国债法的概念;四、国债法(二)国家内债法律制度1、国债发行的方式;2、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3、国债场外交易制度;4、国债簿记系统;5、国债做市制度;6、国债的偿还;1、国家外债概述(1)概念;(2)我国向国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