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54943
大小:58.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31
《明朝历史经典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八章明朝(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永乐时,明成祖迁都北京。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后,明朝逐渐由盛转衰。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第一节明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明初皇权的高度膨胀中央机构的变化明初,中央设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废丞相后,挑选文臣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及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明成祖以后,阁臣权力渐重,形成了内阁制度,事实上担负了宰相的职权。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还有: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设立
2、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还设立锦衣卫,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地方组织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废行省,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布政司之下则为府、县。军制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节制诸军。后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府仅管兵籍和军政,不直接统军。兵部掌握军官的选授权,而军队最高指挥权则由皇帝掌握。在军队编制方面,则实行卫所制度。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京都的卫军则为四十八卫军(后增到七十二卫)、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刑法明政府编定《大
3、明律》,加强了维护君主集权的内容。但《大明律》对保护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太祖又亲自编撰了《大诰》三篇,汇集大量严惩官民贪污索贿、逃税抗租等案例。明代还实行廷杖制度,以震慑官员,维护皇权。科举与学校明朝科举考试,三年一科。分乡试、会试和廷试三级。答题必须以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为依据,文章格式则定为八股文。明代学校包括中央国子监、府县学和民间社学。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书、五经及《大诰》、《大明律》等。文字狱明朝建国后,还大行文字狱,以血腥手段摧残知识分子,维护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打击豪强、贪官的措施明太祖多次下令将地主豪富从本乡迁徙到
4、外地,使他们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实力。明太祖非常重视吏治,严禁官吏蠹政害民。他对贪官的惩治尤重,甚至剥皮枭首示众。杀戮功臣 为了防止功臣对皇权造成威胁,朱元璋采取了无情杀戮的手段。一时狱案迭起,其中最大的狱案是"胡蓝之狱"。"靖难之役"明太祖时,实行分封制,企图"慎固边防,翼卫王室"。但却造成藩王势力膨胀的后果。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了削藩的措施。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经过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朱棣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继续实行削藩的政策,铲除了威胁中央的藩王势力,加强了君主集权。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
5、对边防和北方广大地区的控制。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初恢复生产的措施朱元璋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积极鼓励、保护生产的政策。明初,政府多次下令释放奴隶,禁止庶民之家存养奴婢。明政府还颁布法令,提高佃户的地位。明政府除了鼓励垦荒之外,还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明代的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以后,又出现了商屯。明初,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多次组织农民大规模兴修水利。明太祖还采取了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等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明初虽保留匠户制度,但工匠比元朝有较多的自由。明代工匠基本上分成住坐和轮班两种,轮班和住坐匠在服役之外,都可以"自由趁作"。
6、明前期的赋役制度明朝建国后,编造了鱼鳞图册(因图册上所绘土地方位若鱼鳞,故名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上载明田亩位置、土地等级及户主姓名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明太祖还采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办法,在南方地区创立了粮长制。即挑选地主充当粮长,负责征收本地税粮。明初,以110户为一里,其中丁粮多者10人为里长,余百户分为10甲,设甲首一人。明政府同时编造了《黄册》。即经过里、县、府和布政使司几级组织,对本辖区民户情况层层登记造册,最后上报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明初,农民所负担的徭役有三类,即均工夫役、里甲正役和杂役。均工夫役
7、是明中央政府向各地摊派的徭役;以里甲为单位所服的徭役,为里甲正役;杂役则指地方各级衙门的差役。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明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无论是耕地数量,还是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明显提高。其中棉花的种植比宋元时更加普遍,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突出。纺纱织布已成为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与此同时,制瓷业也进入鼎盛时期。如当时的江西景德镇,瓷器生产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其中尤以宣德时的青花瓷、祭红最著名。明前期,官营矿冶发展迟缓,而民营矿冶却稳步发展,反映了社会的
8、进步。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制造了如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各种巨大、先进的海船。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