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01972
大小:1.0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30
《优化方案2011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专题13世界现代经济文明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 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考导航考纲扫描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情播报1.美国、苏联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结合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充分认识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性3.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
2、序、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4.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高频考点串讲考点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矛盾。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3.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
3、的干预。3.主要内容(1)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等。(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经济管制。(3)调整农业政策: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提供补贴。(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4.评价(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国民经济状况显著改善。(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拓展升
4、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主要类型(1)救济。通过成立各种救济机构,推行“以工代赈”和举办社会公共工程等计划,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贯穿新政的全过程。(2)复兴。如银行暂时休业整顿,以恢复其信誉,政府调整农业政策,为减产农民提供补助,恢复农业生产。1933~1935年是新政的重点。(3)改革。涉及工业、农业、金融、劳动和社会各个领域,政府采取各种长远措施以改善全国的经济现状等等,1935年以后成为新政重点。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
5、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2)为克服70年代的“滞胀”现象,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1)背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其经济安全。(3)利弊:对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第三产业繁荣,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4.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拓展升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的调整(1)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方面,不再是完
6、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2)社会福利:在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3)企业经营:企业经营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股票不再是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
7、工也拥有股票。这种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人民资本主义”产生。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考点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向社会主义过渡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3)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超出了战时需
8、要的限度,引发了农民的不满。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政的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贸易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上,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斯大林模式”1.形成:工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