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经营业绩

论企业经营业绩

ID:40262793

大小:82.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29

论企业经营业绩_第1页
论企业经营业绩_第2页
论企业经营业绩_第3页
论企业经营业绩_第4页
论企业经营业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企业经营业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演进与发展姚正海  2005-02-15摘 要:权变管理理论表明,最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依赖于它存在的特定环境。西方企业经历了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业绩评价三个阶段,我国企业经历了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资产贡献率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三个阶段。对中西方业绩评价演进史的述评,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业绩评价方法。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所谓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

2、综合评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与此相适应,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也正在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以满足评价主体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本人在梳理中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演进史的基础上,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方法提供政策性建议。    一、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统计性业绩评价(19世纪初-20世纪初)、财务性业绩评价(约20世纪初一20世纪90年代)、战略性业绩评价(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统计性业绩

3、评价阶段    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演进与发展姚正海  2005-02-15摘 要:权变管理理论表明,最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依赖于它存在的特定环境。西方企业经历了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业绩评价三个阶段,我国企业经历了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资产贡献率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三个阶段。对中西方业绩评价演进史的述评,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业绩评价方法。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所谓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真

4、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与此相适应,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也正在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以满足评价主体客观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本人在梳理中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演进史的基础上,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方法提供政策性建议。    一、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西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统计性业绩评价(19世纪初-20世纪初)、财务性业绩评价(约20世纪初一20世纪90年代)、战略性业绩评价(20世纪90年代至今)。    

5、(一)统计性业绩评价阶段    统计性业绩评价阶段,主要是进行成本的计算,诸如每码成本、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成为最早的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早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大型铁路公司为解决不同地域分支机构间的协调问题,加强组织内部各管理层的责任,创造性地设计了财务和统计报表制度用于监督和评价,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随着竞争的加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提出了自己的科学管理思想,他指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人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并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材料、机器以及作业环境加以标准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

6、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    (二)财务性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出版了《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论著,选择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7项指标。美国杜邦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设计了多个经营和预算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其财务主管唐纳德森.布朗说明了如何将投资报酬率分解成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一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成为对企业财务经营业绩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1950年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公司的社

7、会贡献、组织结构、收益的状况、对股东的服务、研究与发展、董事会业绩分析、公司财务政策、公司生产效率、销售组织、对经理人的评价等等。同一时期。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通过实证研究后提出企业业绩评价的8项指标,包括市场地位、革新、生产率、实物资源和财务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业绩与态度、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在新古典主流企业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内部开始划分各个责任中心,如“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等,利用以销售利润率为主要指标,对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还广泛运用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业绩评价指标,作为对企业管理者补偿

8、的依据。  1971年,麦尔尼斯(M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