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安文学的风骨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

ID:40259669

大小:49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9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_第1页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_第2页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_第3页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_第4页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建安文学的风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档案编号: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论建安文学的风骨学生姓名:刘江华指导教师:赵沛林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9035241601002学习中心: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4月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

2、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刘江华日    期: 2011 年 4月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刘江华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2011 年 4月日    期:    年  月论文作者信息:工作单位:贵州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电话:13985926899通讯地址:贵州省六枝特

3、区那平路120号邮编:553400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摘要汉末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学和思想却异常活跃,使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张扬生命,重视人生,发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创作自觉”时代。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建安文学。其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形式,创作风格,还是在创作精神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于豪迈悲壮中,尽显风骨。关键词:三曹;建安七子;蔡琰;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前言建安时期是一个政治社会极端动乱,人们生活极端动荡的时期,但特殊的土壤却成就了中华文学史上思想异常活跃的特殊时代,建安文人们于动荡中苦寻真理,在战乱中坚定气节,他们张扬生命,挥洒真情,

4、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视人生,发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创作的自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文人们处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现实体验的痛苦、沉重互相交织的环境里,于是建安时代的士人们用他们的心灵创造出的诗歌来抒发对人生苦短的慨叹、对艰难世事和百姓疾苦的忧患、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索,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慷慨高歌,形成了慷慨悲凉、清俊刚健、豪迈激昂的建安风骨。那一首首慷慨悲凉、雄浑古朴的诗歌,那一曲曲包含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索、对民生疾苦的忧患、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歌曲,谱写出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鼎盛的时期。“慷慨悲歌”中有对苦难现实的无奈但又欲改变这种乱离局面建立理想世

5、界而发出的人生慨叹,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忧患意识和仁人志士的理想抱负。在中国的文学艺苑里奇花异放,表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特点。一、建安文学创作形式独特——一曲曲独抒灵韵的诗歌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常言道:“国家不兴诗家兴”。这大概就是建安文学时期,各种文体虽然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士人们却对诗歌情有独钟的原因吧。于是便形成了建安文学独特的创作形式——以诗歌独抒情怀。这一时期的诗歌,“五言腾踊”、“辞采华茂”,无论在诗歌的体裁、风格还是表现形式诸多方面上,都表现出新的变化、新的生机。檀道莺云:“及至建安,而诗章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宗归不异也”,无疑说明了这一点。可

6、以说是诗歌发展史上继诗经、楚辞、汉乐府而后的第四个里程碑。其特点变现如下几方面:(一)、“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迎合了建安士人的心灵需求,使五七言诗由发展而走向成熟。就诗而言,在音韵方面,五七言诗相比与四言诗,更易于单音词和双音词的配合,,更多地表现出抑扬顿挫之美。同时,受乐府以诗入乐传统的影响,符合当时文学发展的客观情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五言诗起源比较早,但是作为比较成形的五言诗是在汉乐府民歌里,尤其是到了东汉民歌中,五言诗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其中以“古诗十九首”为最著。到建安时代,这种诗歌形式被广泛地使用,遂造成了五言诗的成熟。加之曹操对五言诗大力倡导,如《薤露行》和

7、《蒿里行》二首。也正因曹操的倡导,这种做法才能很快得到文人们的响应,建安诸子才能够不完全局限在辞赋和四言旧套,而开始用乐府五言诗表现新的生活。随着五言诗的发展,七言诗也逐步发展起来。《燕歌行》二首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七言诗,由此七言得以在四言、五言为主的当时文人诗坛上占据堂皇之席。在他们的实践下,五七言诗体得以确立,为后代作者在样式上提供了范例。可以想象当一个时代的许多高层诗人大多使用着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而且此种文学形式又恰好被人们所热衷,其繁荣也就水到渠成了。(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