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

ID:40224134

大小:477.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7-27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_第1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_第2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_第3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_第4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高三年级2002年12.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B.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本题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全文约700字。内容是介绍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和模糊理论的研究。文章难度较低,有一定趣味性。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2段,首先提出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之中,并列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第3段,进一步举例说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指

2、出科学的发展不能使之变得清晰。第4段,介绍人类对于模糊性的巧妙利用。第5段,提出模糊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使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智慧,具有更多的“人性”。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

3、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中心句,它对本段所举的两个例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13.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B.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辨别和筛选有效信息需要做到三个“正确”:①正确认定阅读区间,②正确找到相关语句,③正确把握句意和语言之间的转换关系。第2段第3段第2段第4段第2段主要说明模糊性有时表现在一个漫长的过程。第3段主要说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第4段主要说明人类

4、对于模糊性的巧妙利用。B14.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C.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D.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第2段第5段第3段第4段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是在第4段D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C.将人类灵活巧妙

5、地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A项、B项都是前一分句在文中有依据,后一分句则非文章内容所涉及。D项中的原因,应是人能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思维、判断、推理和控制。C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

6、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从全文看,作者并无“夸张”之意,“因为”之后就是最好的诠释。错误在于“对话”的表述,本文确实通过对“树叶”的描述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但不是运用“对话”,而是采用客观描述的形式。错误在于“集中赞美”四个字上,此项中提到的“献身精神”并非全文主旨,仅仅是其关涉到的内容之一。BD20.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4分)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

7、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人类妄自尊大地对自然平衡的破坏(或: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

8、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你”的运用,“与读者拉近距离”、具有“亲切感”,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21.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