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09340
大小:2.1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26
《思考社会情与理观察身边人与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系食品安全,心铸和谐家园-----观察身边人与事,思考社会情与理1果冻酸奶明胶或用破旧皮鞋做成老酸奶还能吃?2传闻是这样出炉的赵普发微博曝“老酸奶行业内幕可怕”某报朱姓记者提“破皮鞋论”网友翻出“工业明胶流入食品业”旧闻破皮鞋制成老酸奶”传闻出炉网友猜测微博暗指“烂皮鞋所制工业明胶流向老酸奶、果冻”,奶业巨头昨澄清与传闻无关专家:不排除不法企业使用,但不能因此质疑整个行业3“转发自调查记者的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4月9日,央视主持人赵普的这条神秘微博犹如一剂“猛药”迅速引发网友围观,短短时间内被转发了10多万次。虽
2、然赵普并没有对相关“内幕”展开详述,但仍然引起了不少网友对于老酸奶和果冻食品的担忧。不过,记者昨晚7点左右再次登录新浪微博时,发现赵普已将该条信息删除。不过,食品包装与环保专家董金狮昨日一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在事件没有盖棺定论前,不要轻易对原因和影响等进行猜测或下结论,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恐慌情绪和消费者对所有食品企业的误解。值得注意的是,据北青网消息,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说,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100多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多家。山东、河北、苏浙等地都是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分析人士认为,上述爆料的“内幕”可能就是生产假冒明胶的企业或
3、作坊。4“染色馒头”“问题面包”前期,有两条关乎食品安全的新闻让公众很难淡定。一个是央视4月11日《消费主张》节目的报道: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利用防腐剂、甜蜜素、色素等添加剂制作馒头,工人还将过期馒头回收再重新和面加工成新品,这些“问题馒头”多被销往华联等大型超市。在记者暗访时,工人称打死饿死都不会吃自己做的馒头。另一个是4月12日《广州日报》的报道:广州新甜主义食品有限公司的陈国群厂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包到期下架后全部报废,“我们都不敢拿给猪吃”。但记者暗访时发现,他们将过期面包重新回炉再造,然后送到“热销品”和“必选区”出售,员工称这种做法已经有3年的历史,是“
4、工厂里公开的秘密”。5回收馒头+着色剂=“玉米馒头”每天有三万个高庄馒头进入上海华联等超市工人在添加甜蜜素6有备无患7食面埋伏8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一、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
5、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9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背后的成因归集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
6、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
7、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0三、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第四类是因为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继续扩大。11四、食品安全事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