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的声乐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

ID:40196829

大小:652.3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5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_第1页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_第2页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_第3页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_第4页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巴洛克时期的声乐1、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概况2、美声唱法与阉人歌手3、康塔塔于清唱剧关于歌剧歌剧: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歌剧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例:《茶花女》“饮酒歌”;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宣叙调♪、“宣叙调”(Recitativo)“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必须依附于歌剧情节,无法拿出来单独演唱。♪、主要作用:歌剧中的对话、或是独白;叙述情节、介绍人物。咏叹调♪、咏叹调(aria)词义是“曲调”。现专指独唱曲。♪、咏叹调在

2、十七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而产生。♪、咏叹调与宣叙调形成对比:富于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A-B-A;(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咏叹调是作曲家们的英雄用武之地;♪、咏叹调为歌唱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例: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1

3、8世纪咏叹调完全统治了歌剧。♪、咏叹调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单独作为音乐会曲目。例:费加罗;苏珊娜;卡门;薇奥列塔;阿尔弗莱德;等等1、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概况(17、18世纪)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歌剧的诞生是巴罗克时期一个重要的音乐艺术现象。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最早产生于1600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600年:歌剧诞生在佛罗伦萨的贵族艺术沙龙。1637年:威尼斯建成第一座为公众演出的歌剧院。歌

4、剧从专为宫廷娱乐而转向公众,在风格上起了更大的变化。十七世纪下半叶:威尼斯是欧洲歌剧的中心。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豪华离奇的布景和激动人心的舞台效果为特征。咏叹调的音乐逐渐变得突出。十八世纪:那波利歌剧的风格在欧洲占主导的地位。注种音乐的华美和外在的效果,尤其注重独唱者声音的美感和音乐旋律本身的美。其戏剧性的不足,往往被音乐的美所弥补。(“美声”的独唱技术阉人歌手)2、美声唱法与阉人歌手a、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随着歌剧的产生与发展,美声唱法也逐渐完善。美声(canto意):字面意

5、义“美妙的歌唱”,强调声音美及分句美,强调灵活和不费劲地演唱高音的能力。美声唱法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低是其特点之一,这种唱法能产生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同时又具有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b、阉人歌手最早出现在16世纪。女性被禁止在教堂中说话或歌唱。教堂唱诗班以男童代替女声。男童的演唱年龄有限,为了优美的嗓音得以保留,梵蒂冈的教堂首先引入了阉人歌手。在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前通过残忍的阉割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男孩被阉割后,荷尔蒙分泌的变化会使其声带变窄,生理结构的改变可以使他们同时拥有巨大肺活量和甜美的嗓音。阉人歌手在讲究

6、音质和技巧的美声唱法年代风靡一时。17、18世纪阉人歌手的盛行,大大发展了各种歌唱技巧,因之在声乐史上被称为“美声歌唱的黄金时期”。当时大多数歌剧院的演唱者都是阉人歌手。1870年,意大利宣布其为不合法后,阉人歌手的盛行退出了历史舞台。1920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颁布命令,永久禁止阉人歌手在教堂演唱。巴赫:《b小调弥撒》之“羔羊经”俄罗斯歌手维塔斯:《歌剧》2阉人歌手法拉内利(中)和他的朋友阉人歌手法拉内利(1705-1782)电影《绝代妖姬》舞台上的法拉内利电影《绝代妖姬》生活中的法拉内利电影《绝代妖姬》生活中的法拉内利欣赏曲目

7、歌剧:咏叹调、宣叙调;例:莫扎特《我胸中狂怒,我一定报仇!》重唱、合唱;例:威尔第《饮酒歌》歌剧魅影序曲、间奏曲;例:比才《卡门》序曲美声与阉人歌手:巴赫:《b小调弥撒》之“羔羊经”俄罗斯歌手维塔斯:《歌剧》2国王合唱:法国民歌;罗西尼《塞尔维亚的理发师》3、康塔塔与清唱剧a康塔塔CantataCantata一词出现于17世纪,源自意大利文cantare,“歌唱”之意,泛指声乐作品,与为器乐演奏的“sonata”相对。康塔塔一般在宫廷沙龙演出,大约10至15分钟,因此要求创作精细讲究。后来,康塔塔逐渐分为宗教的和世俗的两种。♪、康塔

8、塔在17世纪中叶:有了明确的结构形式,即二三对相互交替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均为独唱加通奏低音伴奏。♪、康塔塔17世纪下半叶:逐渐扩大,有时加有序曲,声乐部分有时加了炫耀技巧的乐句等。b清唱剧oratorio最初,从音乐的宗教戏剧演变而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