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61571
大小:15.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4
《工程造价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淡工程造价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基本职责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面对被审计对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审计人员要完成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责,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不断地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摸索其规律,探求有效的审计方法。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现把审计中容易出现但又很棘手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一、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潜在的隐患1、招标文件的编制存在招标内容不明确,招标范围不具体,给以后工程造价审计带来不确定因素;2、设计施工图缺陷多,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导致施
2、工过程中变更量大,加大了审计工作量和难度;3、施工合同的签订不规范、不明确、不严密,造成工程结算审计时难以确定;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单位不适当的行为增加了审计难度。建设单位一方面与施工单位产生经济上的联系,一方面怕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指定材料供货商)被审计单位察觉,因而不积极主动配合审计,甚至制造障碍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2、施工单位投标时采取低价中标,然后在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材料价格上作文章,利用气候、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加大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工程量缩水,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赢利目标,给工程
3、造价的确定带来较大困难;3、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一般同时监理多个项目,精力投入有限,难以尽职尽责,监理日志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当时编造虚假记录或事后补虚假记录,现场签证随意,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难以深入;4、材料价格难以确定,交易方式不规范,市场价格差异悬殊,由于回扣和折扣普遍,原始购货发票难辩真假。三、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单位送审的结算中,施工单位编制结算人员对招投标、合同条款不能完全理解,体现在报送结算时未能按招投标以及合同条款执行;2、虚增工程量,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只计算变更增项,不扣合同内未做减项;或只减小的不减大
4、的,只减明的,不减暗的,这种减而不全的作法更具有隐蔽性;3、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给审计人员说情、行贿、施加压力,乃至于威胁,给审计工作造成极坏影响。应对以上诸多问题,审计人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有条件时审计工作可从项目前期进入。提早介入招投标工作,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招标文件的严密性和完备性;加强拦标价的审核工作,保证拦标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参与招标答疑,对设计施工图中的问题充分提出,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签订合同时应注意合同严密性、明确性、具体性审查,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条款把关,特别注意材料价格、取费依据、计价方式、索赔处理等均应作明确规定,
5、为审计工作掌握主动,发挥超前制约功能,更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使审计工作具有连续性。2、在施工过程中,深入现场了解各环节情况,进行勘察测量,将各个环节的实际施工情况与图纸核对,对重点基础数据、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测量后作好记录,时刻掌握一手资料,为以后工程造价的确定打好基础。3、在施工开工时就对施工单位结算相关竣工资料提出要求以及工程造价审计所需提供资料的清单,强调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资料及时整理,杜绝补签证资料的现象,从而保证送审资料的完整和真实。4、加强对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积累资料,逐步建立常用材料、人工、机械的价格库,为工
6、程造价审计工作创造好条件。5、对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要进行详细研究,对照全过程结算资料,检查是否有前后矛盾,自相矛盾,违背招投标和合同承诺内容的计量和支付。6、变更签证和费用索赔是工程造价问题发生的高发区和虚增造价的重点,一方面要分析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索赔形成的原因,确立索赔条件是否成立,严格审查索赔程序,看索赔事件有无发生的有效证据,并且注意各个环节的具体行为是否按规定程序落实,另一方面审查索赔计算是否正确,包括费用内容和项目合理性、计算准确性。7、熟悉图纸,掌握工程计算规则,对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有全面了解,纠正工程量计算出错、错套
7、、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8、审计人员自身应有较好职业道德、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赢得信任和尊重。9、在审计过程中,用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热情的服务,公平公正的审计原则,打动被审计方,在建设单位、监理公司以及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信誉,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变被动为主动,使其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于与世界接轨,工程造价审计面临新的挑战,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去适应时代的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