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

ID:40153417

大小:218.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23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_第1页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_第2页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_第3页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_第4页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鲁兴树Tel:6696829 E-mail:jyslxs@czedu.gov.cn一、创造教育和创造力的定义二、实施创造教育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三、培养创造力的意义四、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一、创造教育与创造力的定义广义的创造教育:指各类人才的创造力的开发,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往往采用教学的方式“创造力是瞎子摸象的报告”罗兹等人认为创造力涉及四个P:创造的人(person)、创造的过程(process)、创造的产品(

2、product)、创造的环境(place)与价值取向有关:(一)创造性人格: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二)创造过程: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证实阶段(华来士)(三)创造的产品:重视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四)创造的环境:重视研究影响创造的外因儒文化(中庸之道)林崇德: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有知识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二、应该澄清的几个问题(一)创造力具有层次性人人都能创造(二)创造力具有广域性处处都有创造(三)创造力具有

3、潜在性“潜在性”决定着教育的必要性《学会生存》:“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四)创造力不等于智力人的创造活动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塞德兹的故事:高智力未必有高创造力,但高创造力的人必定有中上智力(五)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我们虽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变更物质的地位,配合组织使价值起质的变化而便利于我们的运用。”(陶行知)个人认为: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无实质上的不同,提创造教育更为妥当三、培养创造力的意义(一)心理学意义:有利于心理健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任何基本需要的满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都是背离神经

4、疾病而向健康的方向迈进了一步。”“需要的满足程度与健康程度成正相关。”危险的丛林:甲:食物和水乙:食物和水、一支枪、秘密的山洞丙:……另外有两个人丁:……多了个朋友戊:……团体中很受尊敬的领导马:“我们可以承认一定还有其他通往健康的途径,然而,现在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一个质疑:通过苦行,通过克制需要,通过约束,通过挫折、悲剧和不幸的火焰的锻炼而获得健康的实例究竟有多少?”为什么需要的满足与心理健康有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深层次上涉及人的生存动机(或者说生存意义)。评价二则生活哲学观:知足而乐、无欲则刚沃克:“人是不会满足于自我平衡、内心和谐和

5、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只有当人富有责任感去对待困难、处理问题时,他才是最满足、最幸福的,他的生活也才最有意义。”健康和特殊天才二者是独立变量(二)教育学意义1、增强国力的需要国力的强弱与拥有创造性人才多少有关《我国半数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有障碍》《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91年东芝和日立公司在美国的专利数1156和1139,是我国5000家公司企业在国内专利数的3倍。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创造教育日本政府在1982年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美国政府在1989年发表的《普及

6、科学-美国2061年计划》中指出: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要实行全面改革。法国政府在关于“教育目标的文件中指出“要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潜能并创造自己的未来。”考察美国创造教育的情况汇报郭思乐内容提要:美国已经形成了创造教育战略。整个社会舆论、社会活动和学校内部运作,都大力强调和积极实行创造教育。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数字化时代和经济迅猛发展的需求。上海创造教育基地率先超百家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齐名,被列为本市素质教育“三驾马车”之一的创造教育,如今已“遍地开花”。今天,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

7、专业委员会向静安区民立中学、育才初中、淮安小学和威海、常熟、延中等3家幼儿园授予创造教育实验基地铜匾。至此,上海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在全国率先超过100家。 从1994年至今,创造教育活动在申城得到迅猛发展。全市目前有5500多名校(园)长、骨干教师接受了专门培训,实验基地达到101家,先后承办了全国小学和中学创造教育研讨会。同时,一批研究论文和著作在市、区县的教育科研评比中获奖。(中华教育网)2、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燕国才: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提升人的地位。途径是“四发”。(1)发现人的价值创造是人的价值的最高体现。“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

8、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2)发掘人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卢果曾哀叹地说:“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而是千千万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