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ID:39852298

大小:260.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3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_第1页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_第2页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_第3页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6-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奖获奖者主要成就项目年份2016让-皮埃尔·索瓦表彰他们“发明了行动可控、在给予能源后可执行(Jean-PierreSauvage,法任务的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做出的贡献国)、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物理上,物特(SirJ.FraserStoddart,质大多数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通常使用显微镜来英国)、伯纳德·费灵格观测。鲜为人知的是,分子本身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能(BernardL.Feringa,荷兰),够相互作用,能够识别,甚至能够“动”起来。当然,要让它动起来,需要研发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就是今天三位诺奖获得者所做出来的“分子机器”。这

2、些“分子机器”包括一部微型“起重机”,几块人工“肌肉”和微型“马达”,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那么大2015托马斯·林达尔发现了细胞修复自身DNA的机制,为创新癌症治疗(TomasLindahl,瑞典)、保手段提供了广阔前景罗·莫德里(PaulModrich,林达尔的发现称为碱基切除修复,即细胞里有一些美国)、阿齐兹·桑贾尔蛋白质(尿嘧啶糖苷水解酶、糖苷酶等),专门寻找某些(AzizSancar,土耳其)特定的DNA碱基错误,然后把它从DNA的链上切掉,从而修复它。莫德里克的发现称为DNA错配修复,指的是,细胞会对DNA链进行标记,蛋白质可以凭借这种标记来判断哪条是旧有的、哪条是新加的,从而

3、知道该去修复谁。桑贾尔的发现称为核苷酸切除修复,指的是细菌的DNA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之后,如果再用可见蓝光照射,它们能死里逃生,复苏过来。把细菌DNA从紫外线的损伤中解救出来的功臣是光解酶,所以这个过程被称为核苷酸切除修复。从DNA修复机理出发,可以给予人们防治疾病提供种种线索和方法。另一方面,DNA修复系统和机理的发现也早就应用于疾病治疗2014埃里克·白兹格(美国),威廉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姆·艾斯科·莫尔纳尔(美国),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最高分辨率一直无法超过光波波斯特凡·W·赫尔(德国)长的一半,但是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这三位科学家开创性的贡献使得光学显微成

4、像技术的极限拓展到了纳米尺度。通过纳米显微镜(nanoscopy),科学家们可以在细胞中观察到单个分子的运动。他们可以看到分子在脑的两个神经细胞之间如何产生突触;能够在导致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病的蛋白质聚集时观察它们,可以在受精卵分裂成胚时跟踪单个蛋白质的走向2013马丁・卡普拉斯(美国)、迈克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尔・莱迈特(美国)、阿里耶・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堪比光速。刹那间,电子就从一瓦谢勒(美国)个原子核跳到另一个原子核,以前,对化学反应的每个步骤进行追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由这三位科学家研发出的多尺度模型的辅助下,化学家们让计算机做“做帮手”来揭示化学过程。多尺度复

5、杂化学系统模型的出现无疑翻开了化学史的“新篇章”2012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J.人的身体是由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微调系统,每Lefkowitz,美国)和布莱恩・克个细胞都包含能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受体,因此才能适比尔卡(BrianK.Kobilka,美国)应新的环境。两位获奖者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受体中最大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部运作机制。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其中包括肾上腺素的受体即β-肾上腺素受体。他的科研团队将该受体从“藏身”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对其运作机制有了初步了解。20世纪80

6、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如今,人们把这些受体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包括光受体、味道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这类受体拥有上千个基因编码。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2011丹尼尔-谢德曼(Daniel在“在准晶体领域内的发现”而获奖。获奖者的发Shechtman,以色列)现改变了科学家对固体物质结构的认识

7、。谢德曼在1982年发现了晶体铝过渡金属合金的二十面体物相,从而提出准晶体虽然在原子层面进行复制,但在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模式上却从不重复。在这一发现以前,科学家们一直以为晶体内的原子结构是不断重复的。2010理查德·赫克(美国)、根岸荣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研究一(日本)、铃木章(日本)领域。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