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46793
大小:4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8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人生百相 学习活动学案 鲁人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活动本单元学习活动主要针对“人物”和“事件”展开。同学们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对有关“人物描写”和“情节”等知识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活动既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的尝试,又是一种合作性学习的体现;既是一种知识积累,又是一种能力体现。对此,我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一、鉴赏园地结合注释,阅读《套中人》《鸿门宴》,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列活动。1.讲述:①《套中人》写了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哪些“套子”?请加以概括
2、,然后讲给同学听。活动提示:生活方面有形的套子:套鞋,雨伞,棉大衣,小刀的套子,高高竖起的衣领,坐车支起车篷,用棉花堵耳朵,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等。思想方面的套子: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教“古代语言”。他总认为过去什么都好,甚至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提示:别里科夫从思想上把自己同沙皇的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了。同学们可以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再从行动上形象上加以归纳、讲述,可以不按课文中人物描写
3、的顺序。②在疏通《鸿门宴》的文意的基础上,口头描述“鸿门宴”上杀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形势。活动提示:主要读课文第二部分“鸿门宴”上的斗争。整个“鸿门宴”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三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庄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不宣,气氛更
4、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到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宕下来。6五落: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觉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关
5、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动乱,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臣下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情,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独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璧”,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
6、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到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资料支持:a.契诃夫的其他短篇小说及其特点。如:《变色龙》。b.《史记》中的《项羽本纪》。2.依据文本,就以下两个问题思考交流:①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还差点结了婚”,但最终没有结成婚。对这场“恋爱风波”应如何看待?活动提示:为了更好地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作者特意安排了这场“恋爱风波”。从这场“恋爱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别里科夫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都
7、不敢承担,更不用说有“求婚”的勇气!在别里科夫枯竭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都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更是别里科夫无法理解的——仅仅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示例: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思想上有迂腐、多疑、恐惧、厌恶等“套子”,已经不可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上来了,居然要结婚,这本就是一出让人发笑的喜剧,最后必然以悲剧告终。②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掉刘邦是一种“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人之度”。你的看法呢?活动提示:需对问题独立思考,然后各抒己见,没有固定答案。示例:同
8、意苏轼的说法。理由有三:一是项羽号称楚霸王,从他起兵抗秦开始,其言谈举止就是一个大丈夫形象,他自矜功伐,力量强大,根本就没把比自己势力差很多的刘邦放在眼里;二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及其心理倾向也能表现出同苏轼相同的观点,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项羽编为“本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是项羽的兵败自刎也表现了他有“君人之度”而无“妇人之仁”。资料支持:a.课文中别里科夫的“恋爱风波”,课文的时代背景。b.《资治通鉴》《史记》。3.勾画出《套中人》中自己认为极具讽刺幽默意味的几个语段,反复诵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