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

ID:39581785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_第1页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_第2页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_第3页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摘要:产教联盟是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本质属性是通过知识转移提高校企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其独有的组织学习和中间组织功能使校企双方的知识转移成为可能。但要确保其有效运行,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信任机制、学习机制、沟通机制等知识转移实现机制。关键词:产教联盟,本质属性,组织功能,知识转移,实现机制产教联盟是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校企合作组织形式,是职业教育集团功能之一的产学研功能的一种实现形式。但产教联盟在运行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存在的问题

2、主要有:重策略性合作、忽视整体长期的战略性合作,重场地、设备等有形资产合作,忽视知识、技能、文化等无形资产的转移与融合,重眼前利益,缺乏对合作双方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目标追求与措施等。究其原因,一是对产教联盟的理论研究不够,缺乏对其本质属性及组织功能的认识,导致产教联盟的应有之义无以践行,二是没有针对产教联盟特有的组织属性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产教联盟运行不畅、效果欠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与功能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产教联盟知识转移的实现机制。一、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产教联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为了提高各自的核心竞争

3、力,以参股或契约形式结盟,通过组织相互学习,实现知识转移或合作创造新知识的一种合作形式,具有行为的战略性、关系的长期性、内容的知识性等特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先进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成为组织竞争的一项战略资产,学习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种竞争的知识观为认识产教联盟本质属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知识转移提高校企双方核心竞争力是现阶段产教联盟最本质的属性要求。1.产教联盟的战略属性与知识转移目标相契合选择以“联盟”作为校企合作新形式,是因为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形态时指的是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未来竞争的一种选择,是以利用无形资源和能

4、力为价值特征的一种战略形式,往往作为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不同,产教联盟的动机和内容都是基于知识的,属于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联盟。它是一种面对未来、带有明确学习目的、以知识转移为中心任务的联盟。一般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另一情境;Argote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如团体、部门、企业)的经验影响另一个组织行动的过程。Davthport和Prusak则认为,知识转移包括两方面,即传达知识给潜在接受者和该接受者加以吸收,用公式表达就是:转移:传达+吸收。组织中的知识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

5、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书本、规范、设计和机器附带的材料获得的。而隐性知识也称经验性知识,深植于人的大脑和身体或企业文化、情景中。对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体而言,隐性知识才是构成各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实现知识转移也是指实现校企双方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创造,因为只有经验性知识具有战略价值,可以帮助组织获取更多的垄断租金,提高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影响或改变知识接受者(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当然,对于产教联盟而言,转移知识过程并不能直接形成组织的绩效,而是先形成组织的创造力,获得绩效和

6、竞争优势,进而提高联盟双方的核心竞争力。2.产教联盟产生于校企通过知识转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企业需要通过知识转移优化技术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很难占有所需的全部智力资源。目前我国能够开展自主技术创新研发的企业仅限于一些知名大中型国有企业,大多数一般性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小型国有企业、民办企业、乡镇企业的技术力量较弱,单靠自身知识累积来开展技术创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实践证明,企业与教育机构进行产学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企业技术结构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有效的校企

7、合作知识转移机制,企业可以依托高职院校的师资、科研、新知识等优势,获取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经营等难题的信息、知识等智力支持,增加自身知识库存,促进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达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知识转移凸显职业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效益。教育大众化加剧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竞争压力,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具有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不可复制的特色才能立足。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质量特色。但这种特色仅靠高职院校自身是无以形成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

8、力所需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只有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双主体”的育人机制,改变以院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文化、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隐性知识在合作中内化为学院的职业特色,保证专业设定的独特性和人才培养的岗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