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77972
大小:2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6
《实验十四水塔流量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关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初步了解处理数据插值与拟合的基本方法,如样条插值、分段插值等。3.学习掌握用MATLAB命令处理数据插值与拟合问题。二.实验内容某居民区有一供居民用水的圆形水塔,一般可以通过测量其水位来估计水的流量。但面临的困难是,当水塔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水泵自动启动向水塔供水,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停止供水,这段时间是无法测量水塔的水位和水泵的供水量。通常水泵每天供水一两次,每次约两小时。水塔是一个高12.2米、直径17.4米的正圆柱。按照设计,水塔水位降到约8.2米时,水泵自动启动,水位升到
2、约10.8米时水泵停止工作。某一天的水位测量记录如表1所示,试估计任何时刻(包括水泵正供水时)从水塔流出的水流量,及一天的总用水量。表1 水位测量启示录(//表示水泵启动)时刻(h)水位(cm)09680.929481.849312.959133.878984.988815.908697.018527.938398.97822时刻(h)水位(cm)9.98//10.92//10.95108212.03105012.95102113.8899414.9896515.9094116.8391817.93892时刻(h)水位(cm)19.0486619
3、.9684320.8482222.01//22.96//23.88105924.99103525.911018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引例问题的分析 流量是单位时间流出的水的体积,由于水塔是圆柱形,横截面积是常数,在水泵不工作时段,流量很容易从水位对时间的变化率算出,问题是如何估计水泵供水时段的流量。 水泵供水时段的流量只能靠供水时段前后的流量拟合得到,作为拟合的原始数据,我们希望水泵不工作时段的流量越准确越好。我们可以考虑先用表中数据拟合水位~时间函数,然后对之求导即可得到各时段的流量。有了任意时刻的流量,就不难计算一天的总用水量。其实,水
4、泵不工作时段的用水量可以由测量记录直接得到,如由某一时段水位下降量乘以水塔的截面积(水塔截面积是常数=(17.4/2)2=237.8(m2))就得到这一时段的用水量。这个数值可以还可以用来检验拟合效果。 流量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只取决于水位差,与水位本身无关,与水泵是否工作无关。按照Torricelli定律从小孔流出的液体的速度正比于水面高度的平方根,题目给出水塔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分别为10.8米和8.2米(设出水口的水位为0),因为7=1.15,可以忽略水位对流速的影响。简单起见,计算中将流量定义为单位时间流出的水的高度,即水位对时间变化率的绝对
5、值(水位是下降的)。 水泵第1次供水时段为=9.0到=11.0(小时),第2次供水时段为=20.8到=23.0(小时)。这是根据最高和最低水位分别为10.8米和8.2米,及表1的水位测量记录作出的假设,其中前3个时刻直接取自实测数据(精确到0.1小时),最后1个时刻来自每次供水约两小时的已知条件(从记录看,第2次供水时段应在记录的22.96小时之后不久结束)。水泵工作时单位时间的供水量大致为常数,这个常数应该大于单位时间的平均流量。 首先考虑拟合水位~时间函数,从表1测量记录看,一天有两个供水时段(以下称第1供水时段和第2供水时段),和三个水
6、泵不工作时段(简称第1时段=0到=8.97,第2时段=10.95到=20.84,第3时段=23以后)。对第1、2时段的测量数据可直接分别作多项式拟合,得到水位函数。为使拟合曲线比较光滑,多项式次数不要太高,一般在3~6次。由于第3时段只有3个测量记录,无法对这一时段的水位作出较好的拟合。 接着确定流量~时间函数,对于第1、2时段只需将水位函数求导数即可,对于两个供水时段的流量,则用供水时段前后(水泵不工作时段)的流量拟合得到,并将拟合得到的第2供水时段流量外推,将第3时段流量包含在第2供水时段内。 最后一天总用水量等于两个水泵不工作时段和两个
7、供水时段(将第3时段包含在第2供水时段内)用水量之和,它们都可以由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再乘以水塔截面积得到。2.MATLAB命令求解 拟合第1、2时段的水位,并导出流量,t,h为时刻和水位测量记录(水泵启动的4个时刻不输入),程度代码如下:>>t=[00.921.842.953.874.985.907.017.938.9710.9512.0312.9513.8814.9815.9016.8317.9319.0419.9620.8423.8824.9925.91];>>h=[96894893191389888186985283982210821050
8、1021994965941918892866843822105910351018];>>c1=polyfit(t(1:10),h(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