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ID:39322504

大小:1.0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30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_第1页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_第2页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_第3页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_第4页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NMCL—33组件3.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4.NMEL—03组件5.NMCL—31A组件6.双踪示波器、万用表三、实验线路与原理⑥⑤③④②①图1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可分为同步检测环节、锯齿波形成环节、移相控制环节、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双脉冲形成环节以及强触发环节。1.同步检测V2导通V2截止图2同步检测环节工作波形uTS由“+”变为“-”V2截止

2、,C2充电,锯齿波形成(宽度为V2的截止时间)①负半周下降段:VD1通,C1充电,上(-)下(+),O接地,R负,Q也为负电位,V2反偏截止,C1不能经VD1放电。②负半周上升段:+15V经R1给C1充电,uQ为C1反向充电波形,上升速度比R点同步电压慢,故VD1截止,Q点电位1.4V时,V2通,uQ钳制在1.4VuTS相位与主电路相位一致,故可实现同步。2.锯齿波形成图3锯齿波形成环节工作波形由VS、RP2、R3、V1、V2、V3、C2等组成①V2截止时:恒流I1C对C2充电,uC线性增长,即111uidtIdtItCC1C1CCC222uc=ub3为锯齿波上升段,调节RP2→I

3、C1变化→锯齿波斜率变化V3的ue3与ub3差一个PN结电压②V2饱和导通时:R4较小,C2通过R4、V2很快放电,形成锯齿波下降段3.移相控制图4移相控制环节工作波形①up(初始调整电压)uco=0时,改变up的大小,V4开始导通的时刻也随之改变。②uco(控制电压)up调好后固定不动,改变uco即可改变输出脉冲相位。③uh(锯齿波电压)uh为锯齿波电压ue3单独作用在V4基极上时的电压,其减小了控制回路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图5移相调节电压等效电路利用叠加原理,考虑三个电压作用结果:′R7//R8uh=ue3R6+(R7//R8)′R6//R7up=upR8+(R6//R7)′R

4、6//R8uco=ucoR7+(R6//R8)于是可得u′u′u′uhpcob4Ib4=++=Rbe4Rbe4Rbe4Rbe4图6uh+up'对V4导通角的影响4.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由V4、V5、C3等组成脉冲形成环节,由V8、V7等组成放大环节。图7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工作波形①ub4<0V时,V4截止:+15V通过R11向VT5提供足够大的基极电流,VT5饱和导通(V6也饱和导通),故uC5为-15V,VT7、VT8截止,无输出,C3经R9、V5、V6充电至30V,左(+)右(-)。②ub4=0.7V时,V4导通:此时“A”点电位为1V,uC3不突变,ub5由-15V降至-30V,V5截止

5、,uC5由-15V升至2.1V(VD6+V7+V8的压降),V7、V8导通,输出脉冲。V4导通时,C3经+15V、R11、VD4、V4反向充电,使:ub5(-30V→大于-15V)→V5重新导通→uC5(2.1V→-15V)→V7、V8截止(无脉冲)5.强触发环节V8导通前,+50V电源通过R15给C6充电至+50V。V8导通后,C6经TP、R16//C5迅速放电,由于R很小所以C6放电很快,当ub<+15V时,VD15导通,将B点电位钳制在+15V左右。四、实验内容1.当α=30°、45°、60°、90°、130°时,Uct的值α30°45°60°90°130°Uct/V7.016.386

6、.004.393.152.观察并记录α=60°时图1中①②③④⑤⑥的波形已知①为uTS②为uQ③为ub3④为ub4⑤为ub5⑥为uC5观察到的波形如下:①②①③①④①⑤①⑥五、实验总结1.总结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移相范围的大小与哪些参数有关?调节RP改变偏移电压Up的大小从而改变α;移相范围的大小与RP1、Uct有关。2.如果要求Uct=0时,α=90°,应如何调整?调节RP1使Uct为0,然后调节RP改变偏移电压Up,同时观察示波器中①和⑥的波形,使得⑥的波形在脉冲上升沿时对应①的正弦波为负半周的最大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