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15617
大小:22.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30
《田梧一中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田梧一中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田梧一中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温瓯教义〔2016〕4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轻负高质要求,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着眼点,加强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构建稳定高效的小班化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进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田梧一中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
2、,通过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环境设置等的整体改革,创设和谐愉悦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崇尚人文关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目标与任务: 1.探索小班化教育环境建设,形成温馨、和谐的小班化教室学习环境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2.探索小班化教育课程建设,做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融合,形成田梧一中校本课程体系。 3.培养精良的小班化教育师资队伍,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小班化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建设一
3、支胜任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队伍。 4.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目标导学为载体,加强自主与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5.构建全面的小班化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完善符合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对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导向、管理、增效的良好局面。 6.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管理模
4、式。结合新课程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育的管理模式,总结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为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7.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班集体建设。在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做好班集体的文化、活动、常规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探索小班化教育的德育工作。做好德育课程化、生活化、数字化的建设工作,发挥家庭、社会的德育作用,切实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构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学校将实施小班化教育纳
5、入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各处室认真制定小班化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实施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把实施小班化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实施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施工作。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z 副组长:zz 组员:zzz、各段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 领导小组要根据实施工作的需要积极做好建章立制、政策保障工作,确保小班化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思想保障。开展小班化教育,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追求教育的优质、精致和全纳。要加强对小班化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教师、家长等对小班化教
6、育的认识,争取更多的支持,形成合力,推进发展。 2.加强组织保障。学校实施领导小组要依据《实施方案》的目标,行动上真抓实干,结果上注重实效,层层落实,不做表面文章。要研究制订小班化教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善于收集资料,注重积累个案。 3.加强制度保障。要以小班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生情感、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优化。制定参与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的表彰奖励办法,加强同兄弟学校的小班化教育
7、工作进行协作与交流,以促进我校小班化教育向纵深发展。 4.加强经费保障。把小班化教育实施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严格执行财务政策,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小班化教育运行经费的投入,同时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小班化教育顺利进行。 (二)坚持改革,不断创新 1.改变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教室是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小班化教育的教室,要尽量考虑给小班学生更广阔的活动、发挥、展示空间,教室中有更多的功能区域,能够提供学生的学习所需。从课桌椅的
8、排列,墙面布置、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安置,体现形式多样,适合学生身心特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室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交往,具有家庭般温馨的场所。 2.加强备课等教学常规管理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保证,要求全体教师在备课时一要充分调查学情,了解全体学生的差异。二要做到教学目标分层,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三要教学设计精细,关注全体学生的精彩。四要设计开放适性化作业。 3.改变课堂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