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ID:39203988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1页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2页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3页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寨中学 陈新霞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教学创意一:“思”字一线串珠,其步骤可概括为“思”之除蔽;“思”之讽谏;“思”之验证。【设计实施】1、“思”之除蔽。[问题]邹忌“暮寝而思之”,他“思”了些什么?(这个问题是设置的“障碍

2、”,学生容易不假思索地答为“私、畏、求”这个结论。一个看似容易的问题却回答得不全面,这就调动起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讨论。)[明确](1)“思之”的“之”指代什么?“之”指代上文所说的事情,即受蔽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2)“思”受蔽过程,首先“思”的应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亦是个障碍)我们不妨设想,如邹忌确实美于徐公,他还有必要“暮寝而思”吗?“暮寝而思”,说明邹忌头脑清醒,尊重客观事实。前面说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即可窥其一斑。邹忌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感到奇怪,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可是妻、妾、客为什么偏偏要说自己比

3、徐公美呢?鉴于此,起疑应是首先“思”的内容,起疑,才有“思”的必要,而在文中并未见诸文字,这正是作者用笔经济的地方。然后他回忆起妻、妾、客说过的话,捉摸所以对自己过誉,或偏爱,不愿直言;或害怕,不敢直言;或有求,不好直言。这应是其次“思”的内容。至此邹忌豁然顿悟,终于得出“私、畏、求”的结论,从而除蔽,这应是“思”的原因。这样的思路无疑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2、“思”之讽谏。[问题](1)以上是“思”的全部内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这里亦设一个障碍,学生往往会简单地回答:是的。)[明确]邹忌通过“比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别人直接

4、评论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同自己有着各种关系。于是,他由近及远,由家庭私事推及国家大事,以亲身的感受去规劝齐王。因为个人除蔽,影响和意义太小;齐王除蔽,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然而批“龙鳞”,逆“圣听”,毕竟是一件冒险的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以设喻的方法讽谏,我想他一定是在一切细节都周密谋虑后,才胸有成竹地安心入睡的。(2)第2段中邹忌是怎样讽劝齐王的呢?[明确]邹忌用家庭生活中的小事打比方劝说齐王除蔽纳谏。在方式上讲是设喻论证,在逻辑上是使用了类比推理。说自己,比齐王,都扣紧“私”“畏”“求”三个方面。3、“思”之验证[问题

5、](1)邹忌讽谏的效果怎样?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明确]“善”字是齐王在听完邹忌的进言之后的神情、态度在这一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齐王在听了邹忌的闺房小语之后。一没有怪邹忌在朝廷上谈闺中如此不庄重之事;二没有追究邹忌与自己相提并沦之罪;三不掩饰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实。相反,他只说一“善”字,多么痛快,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这一“善”字,才有下面的“三赏”与“三变”,才有“战胜于朝廷”的盛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君的高大形象。这一“思”一“善”可以说是解读本文的枢纽: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的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不值一谈的闺中小

6、事转向了国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的高潮,一次充满危机进谏君王的险事至此已化为君臣思想相通的喜事,揭开了齐国走向强盛的序幕。 【设计理念:以一个“思”字串连全文,并围绕“思”来设计问题,就像拎起一串葡萄,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教学在层次上呈现出一种流动的韵律的美,便于学生思绪顺畅地流淌。罗曼·罗兰说过:“天才免不了有障碍,障碍会创造天才。”当然这障碍指的是在人生旅途或学术研究中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妨借来用在教学上。在教学上适当地设置障碍,是激疑的一种好方法,疑能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障碍能激发学生动脑解决问题的渴望。因此,我们应

7、把它作为启发式中的一个宝藏来加以挖掘。】◆教学创意二:教学本文可用一个小三连完成,共步骤可概括为“读一读——找一找——思一思——品一品”【设计实施】第一环节:读一读,领悟文旨。1、散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抽查诵读情况,重在指导读出语气。3、领悟文旨 —— 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实现大治。第二环节:找一找,理解文章采用三层排比的手法,体会结构层次的对称美。1、邹忌有“三问”:一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二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三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8、?”2、相对应的有“三答”: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邹忌受蒙蔽的三个原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4、相对应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