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D:39187153

大小:68.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6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2018.6高一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西方文学侧重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相比,中国文学比较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来强调“文以明道”,就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所谓“文以明道”,就是指文学不仅要有文采、情韵之美,还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包含深刻的思想,有益于世道人心。中国古代文学为什么如此,这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活动之主体的士大夫群体的特殊身份和意识有关,而后者又是由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环境所决定的。 西方曾长期

2、处于封建社会阶段,政治权力为诸侯、贵族所垄断,知识分子很少能够染指,因此他们大多从事宗教、文学、艺术、技术、商业活动,于是西方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就不是特别密切。中国则自秦汉以后,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形成,贵族阶层日渐式微,最高统治者需要有一大批出身平民阶层而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才协助管理庞大的国家,于是旨在培养、选拔、任用这些人才的一系列教育、选举、职官制度应运而生并日臻完善,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逐步形成。他们中很少有人把自己看成纯粹的文学艺术家,都特别关注社会现实。从高处说,他们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政治便成为他们的整个生活——包

3、括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政治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轴心,因此现实主义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当然,这一文学传统有得有失,相对来讲,中国古代文学对人性、个人自由、爱情、自然、幻想世界等的探索和描写就不够细致、深入。 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倾心于对“道”(包括人生之道、人伦之道、政治之道、天地之道)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在政治统治占绝对中心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宗教的作用相当有限,引导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职责,主要靠士大夫群体来承担;另一方面,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几乎拥有绝对权力,士大夫群体只能通过对“道” 的思考和实践,构建高于“政统”的“道统”,对君

4、主专制的绝对权力予以一定的制约。此外,士大夫群体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和责任的阶层,也必须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古代士大夫从来都非常重视对“道”的思考和实践。很少有士大夫把文学事业当成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甚至有“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的说法。几乎所有文学家都既是文学的创作者,政治的参与者,又是“道”的思考者和探索者。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文学创作活动与对“道”的思考和实践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必须相互渗透,甚至融为一体。每个文人的身份或其创作可以有所侧重,但“道”不能离“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不能离 

5、“道”,否则就于世道人心无补甚至有害。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学,还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孔子最早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可以看成是“文以明道”说的源头。《毛诗序》强调诗歌与政教的关系,认为“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和文章的社会功能。及至中唐时期,柳宗元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文以明道”的概念。 (选自廖可斌《“文以明道”的两种语境》,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以明道”指文学应更注重审美功能,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包含深刻思想,有益于世道人

6、心。B.中国古代之所以比较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活动之主体的士大夫群体的特殊身份和意识有关。C中国古代士大夫特别关心社会现实,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理想,而不想当纯粹的文学艺术家。D.政治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轴心,士大夫在创作时不会涉及人性、个人自由、幻想世界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段揭示中国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以明道”,并简要说明其中的原因。B.第2、3段联系社会历史,从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古代文学注重社会功能的原因。C.第4段收束全文,再次强调中国古代文学被赋予重要的社会功能,并举例佐证。D.文章先分后总

7、,结构严谨,在与西方文学对比中凸显中国文学注重社会功能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学虽然提倡文学的社会功能,但也没有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二者有主次之别,但又并行不悖,交互为用。B.秦汉以后,士大夫阶层兴起,他们通过对人生之道、人伦之道、政治之道、天地之道的探索和实践,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C.中国古代文人认为,文学创作活动与对“道”的思考与实践密切相关,两者相互渗透,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