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15180
大小:37.1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5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二语文试卷试题说明:1、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共8页。2、试卷分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蕴含了中国人关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基本解释。中国古代丰厚的“家”学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探寻终极幸福之源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在古人看来,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
2、没有家的庇护,身、心、灵将会漂泊无依。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今生与后世和前世的关系,以及家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支持自我成长、成人的必然前提。家以沟通协调差异之间关系为起始,以实现“和而不同”、“亲密差异”为旨归。家以保全生命、延续族类生存的方式汇合了一切可能的差异性,生成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诸如性别差异、姓际差异、年龄差异、身份差异、资源差异、自然与文明差异等,这些差异亦自然亦文化、亦个别亦整体地支持并维护着家的存在。在对待“身份差异”的“正名”中,规定与“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之“实”;在对待
3、性别差异中,视两性之和乃人伦之始,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在对待姓际差异上,视两姓之和乃“附远厚别”,乃“万世之始”;在对待年龄差异上,其“尚齿”的文化,主张代际之间的“父慈子孝”、同代人之间的“孝悌”精神,显示出特有的智慧。这些共同构成现实家庭中的亲缘情理。古人以身家一体为本,类推于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构造出艺术化境域的亲缘情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一体化的身体,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故有敬其身就是
4、敬其亲,伤其亲即为伤身体的亲缘情理,这种以身为本根生发的亲缘情理,由亲爱之情类比类推于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之间,同时将个人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所谓“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由此不难理解孟子的“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种以身家为本的情感和义理,不仅“亲亲而仁民”,而且“仁民而爱物”,以一种艺术化的境域,充塞天地之间。从原本意义上讲,人是栖身于亲缘共同体,并从中获得安定感和
5、幸福感,唤起神圣使命感的居家之人。中国古代以身家一体为核心,将家的亲缘情理推及他人、社会和宇宙,符合生命本身的轨迹,以及人类历史的逻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A.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厚的家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和追求幸福的精神源泉。B.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中国古人于其中不断学习协调自我与外部的关系。C.“尚齿”文化和“孝悌”精神是古人用于处理同代关系与代际关系的智慧。D.在孟子看来,人们从孩童时代起就懂得要敬爱父母,长大后懂得尊敬兄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6、项是(4分)A.文章立足于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阐述了古代家学的内涵及其价值。B.文章从两个维度论述家的亲缘情理,后一维度的阐述以前一维度为基础。C.文章由居家之人的安定感论起,推导出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生发缘起。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强调了由人生命本身的轨迹唤起的社会神圣使命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如果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安定感和幸福感必然大打折扣。B.一个家族有好的家学传统,家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便容易协调,达成一致。C.因为古人重视血缘亲情,尊重亲缘情
7、理,所以懂得敬重长辈、关爱呵护家人。D.如果没有古代丰厚的家学,中国人对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理解将受到影响。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宇文孝伯字胡三,吏部安化公深之子也。其生与高祖同日,太祖甚爱之,养于第内。及长,又与高祖同学。武成元年,拜宗师上士,时年十六。孝伯性沉正謇谔,好直言。高祖即位,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书。天和元年,迁小宗师,领右侍仪同。及遭父忧,诏令于服中袭爵。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时政得失,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授开
8、府仪同三司,历司会中大夫、东宫左宫正。建德之后,皇太子稍长,既无令德,唯昵近小人。孝伯白高祖曰:“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宫官,实当其责。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犹望日就月将。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帝敛容曰:“卿世载鲠直,竭诚所事。正人岂复过君。”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孝伯仍为左宫正。六年,复为宗师。每车驾巡幸,常令居守。其后高祖北讨,至云阳宫,遂寝疾。驿召孝伯赴行在所。帝执其手曰:“吾自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是夜,授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