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中药学重点

超全中药学重点

ID:38794329

大小:46.0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9

超全中药学重点_第1页
超全中药学重点_第2页
超全中药学重点_第3页
超全中药学重点_第4页
超全中药学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全中药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学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是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古代称为“本草”!总论作者书名成书年代载药数特点神农《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3651.第一部药学专著2.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3.提出三品分类法4.所载药药效大多是正确的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梁7301.继承、保存了《神农本草经》,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3.首创“诸病通用

2、药”长孙无忌、苏敬····《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唐显庆四年8441.第一步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2.首创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15581.保存了宋以前的本草文献李时珍《本草纲目》明18921.百科全书2.对世界药学影响巨大3.对本草史、中药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921对补充《本草纲目》有巨大作用,对其错误进行修正炮制炮制目的:1.增效:2.减毒:3.改性4.便用炙作用蜜加强补益作用,润肺止咳作用酒引药上行,活血醋止痛作用,润

3、肝姜汁减少药物的寒性,止呕、止咳作用盐水润肾童便清热作用四气四气的确定:药性的寒凉温热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作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五味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辛味药多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辛一润之”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

4、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泻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的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咳喘、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咸:能下、能软,具有写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涩:能收、能涩,多用治虚汗

5、、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五味的不良反应:过辛,耗气伤津过酸,收敛邪气;过甘,腻膈碍胃;过苦,伤津败胃;过咸,血液淤结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配伍性味质地炮制配伍升浮温、热辛、甘、淡多质轻酒制则升,姜炒则散从大队沉降寒、凉酸、苦、咸、涩多质重醋炒收敛,盐炒下行沉降药、升浮药跟四气五味的关系:味属甘、辛,性属温、热的

6、药物,大多是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是沉降药。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归经的形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毒性毒性:广义: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狭义: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2.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中药的配伍七情:单行,相须:功效类

7、似,增强功效;相使:辅药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两种药物能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1.药物

8、性质2.剂型、配伍3.年龄、体质、病情4.季节变化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发散风寒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水消肿。蜜炙(止咳)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络、温助阳气(中焦)。羌活:发散风寒(偏于上肢)、胜湿、止痛(头风痛)。防风:发散风寒(上焦)、祛风湿、止痛、止痉。荆芥:祛风止痒、透疹、止血(炒炭)。紫苏叶:发散风寒、化痰止咳(较弱)、行气宽中、安胎、解蟹毒。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细辛:解表散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通鼻窍、温肺止咳。(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