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65507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设计书及自我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设计书及自我评析答:一、浮力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浮力概念,理解物体浮沉条件.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大小及方向.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
2、于参与科学探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浮力的概念.理解物体浮沉条件.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难点: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感知基础上,由猜想和假设开始,进而逐步、自然地完成实验探究。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习惯都十分有益。(四)、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什么叫浮力?(板书)(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
3、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典型例题例1一个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底面受到15N压力,下底面受到20N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浮力是________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底受到压力增大至20N时,下底受到压力是_______N.选题角度
4、:本题用于使学生加深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随着物体下沉,每个底面受到压力都要变大,但压力差不变,即,.解答:5,25.讨论:浮力是包围物体的液体从各个方向对物体施加压力的总效果的反映.课本中以正方体为例,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接受.如果从力的分解效果上讲,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同样满足的关系.例2一个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底面受到15N压力,下底面受到20N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浮力是________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底受到压力增大至20N时,下底受到压力是_______N. 分析:如图1乒乓球的
5、上半部分在水里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但由于球的下表面没有水,球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因此水对球没有浮力作用,故球浮不起来.如图2中乒乓球的下表面由于积聚了水,使球的下表面所受向上的压力大于球的上表面所受向下的压力,有了压力差就有了浮力,所以此时乒乓球能浮起.1.甲、乙二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关于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甲物体比乙物体重,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如果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大,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如果甲物体的体积比乙物体小,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五)、归纳
6、小结1.知道浮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二、自我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PPT课件展示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探究活动的内容,以及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各种测力计的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先学后导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架起桥梁。本课教学力图体现以实验探究组织教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活动,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学生自带的容易找到的小器材,探究新知识,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
7、、猜想或假设、实验验证到小组交流,并从中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时间有些不够,有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例如在测量学生的头发被拉断需要多大的拉力时用的时间很多,教学秩序有些混乱,在上课之前应该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头发,教学设计不够巧妙。在探究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便完成探究活动。另外有些学生对于数学中的正比例知识理解的不是很好,在
8、预设教案中对学情分析的不够全面。一个现代中学生的自白 最近看到老师怕学生,心里就解气,尤其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