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

ID:38575697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说》教学设计花沟中心校张军  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学情分析:农村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接触了文言文,但基础薄弱,还没有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很难顺利的翻译一篇文言文。所以,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基础教学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文言字词是读懂读通文言文

2、的基础之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课文。2、3、 教学难点:   1、掌握“托物寓意”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所象征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文本赏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具运用    

3、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节是自主学习课,学生提前预习为主;第二节是合作探究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

4、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课题:马说韩愈二、解题“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我们学习过的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三、作者简介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四、创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

5、作于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五、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找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2.通过课件展示生字注音。齐读生字注音。3.范读课文。4.学生齐读课文。六、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掌握下列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伯乐----擅长相马之人;辱----辱没;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两马并驾;称

6、----著称,出名虚词:而---表示转折,但是;故----因此;于---在;之----结构助词的;以---凭借;虽----即使。2、学生结合注释及手头资料翻译第一段文字。3、边读边记。4、分析文段一,探究下列问题:(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一食----吃一顿;食马者----通“饲”,喂;

7、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或---有时;其----代千里马;是---这种。2、学生尝试翻译第二段文字。3、读记这段文字。4、分析文段二,探究下列问题:(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策之----用马鞭打;执策----马鞭子;尽----

8、竭尽;材-----通“才”,才能;鸣----鸣叫;通----通晓;执---握;临----面对;策之---代千里马;以-----按照;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学生翻译本段文字。3、读记这段文字。3、分析文段三,探究下列问题:(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