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

ID:3856509

大小:47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24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_第1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_第2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_第3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_第4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写作背景介绍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文章赏析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

2、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无留意”体现了秋天的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

3、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范仲淹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即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

4、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文章主旨《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萧瑟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萧瑟凄凉,体现了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雄心壮志,表现出对国家边塞政策的不满,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语句欣赏1、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毫无留恋的离开边塞飞往适合它们生存的南方,无留意三个字,表

5、明了此地的寒冷萧瑟,满目苍凉2、四面边声连角起:荒凉的边塞,只有连角起的边声,以动衬静,同上句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悲凉气氛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久久不能入睡,战士们白发多了许多,泪痕也多了许多,然而,回家的愿望却依然只是幻想。艺术特色1、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寂寞荒凉的边塞图景词作上片描绘了一幅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2、运用对比的手法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和万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士们思乡之切。3、直抒胸臆和情景交融相结

6、合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属于直抒胸臆,而上片的荒凉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战士们心中的荒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