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9680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中国梦展示发言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大家上午好,我是研究生第二小组的组员xxx,下面我代表我们小组进行本次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我们组讨论的题目为中国梦的发展脉络。2这是我本次展示的提纲,从“天下梦”开始,按顺时针的顺序,结合中国道路的探讨,以时间轴为主要顺序为大家展示中国梦的发展脉络。之所以在讨论中国梦的发展脉络过程中结合中国道路的探讨,是因为我们小组认为二者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对中国道路的历史进行分析,就会对中国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更清醒的认识。3“中国梦”的概念是由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但是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既然
2、是中国梦,那么其起源应该是和“中国”这一概念同时出现或者说更晚。在古代,“中国”这一概念是很少被提及的,即使被提及也是指在中原建立王朝的某个朝代,这是一种狭义的“中国”的概念。当时的人们肯定没有中国梦的概念,那他们所要实现的抱负又是什么?4在当时的语境下,中国就是“天下”,当时的君主和君子做的都是“天下梦”,例如范仲淹诗句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思想的显著代表。5这种天下梦是有消极影响的,它使国人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看世界、看其他国人的自傲心。鸦片战争后,国人从“天下”梦中逐渐清醒,才开始从世界看中国,而不再是从自己看天下,
3、这才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存在。6可能是“天下梦”观念的根深蒂固,当时的地主阶级先进分子们想做的只是挽救一个大清王朝,但是我们真正落后的正是这种封建制度,所以他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注定是会失败的。1甲午中日战争后,经过对“为什么东瀛小国能战胜大清”这一问题的反思,国人认识到这是制度问题,开始了以地主阶级改良运动为先导的戊戌变法,开启了真正的道路选择问题。2然而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日益严重,使原来大清国土上的仁人志士开始探讨新的道路问题。即救大清转而救中国。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4、兴起,标志着国人天下观的谢幕,中国道路才得以真正开启。3中国道路的开启也预示着中国梦的开启。从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救中国之后,国人对中国梦的追寻也开始了。而资产阶级的中国观还比较狭隘,仅指狭义的汉民族的聚居区以及汉民族自己管理的国家。这就把大清与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对立起来。4不仅如此,由于自身的软弱性,中国与西方资产阶级强国的对立,上层资产阶级先进分子与广大民众的对立。正是有这种对立的存在,从而使得选择新的建国之路存在了可能。5新的建国之路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之路,这是中国梦的新境界。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无产
5、阶级的壮大,对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理解,有了新转折。而在此以后对中国梦的追寻过程中和对救中国的道路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做了哪些努力,又遇到了哪些坎坷,获得了哪些成果?6当然,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是数也数不清的,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就不一一读PPT了。7我们来说说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获得的成果,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它的成立标志着“救”中国的终结和“建设”国家的开启。中国梦的具体任务发生改变,中国道路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困境。
6、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由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逻辑之间有多重困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没有凸显,在中苏关系紧张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遇到挫折后有所警醒。2新中国建立头30年没有跨过批判性思维向建设性思维转型的坎,把马克思基于深厚哲学理论背景的批判思维直接运用到建设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经过种种运动,中国人身心遭受严重摧残。最终,还是没有把批判思维与功能性的建设思维之间的关系理顺。总结一下就是:中国国家建设之路只能在曲折中前进。3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终于对“中国应如何建设”做出了回答,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4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解释并突破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大方向上的困境,其思维指导理念已由批判性的革命思维转向建设性的功能化思维,邓小平本人及其第二代领导集体推进改革开放,这种稳健的改革开放成果使其为世界瞩目,更为国人所赞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稳健发展。5基于此,在整个中国道路的探索上有了里程碑的意义。即使以后中国道路探索还会有各种困境,但在大方向上是稳中求进的。6让我们话归中国梦,现今的中国梦的内涵已不仅仅是建国前、以及建国初期的以“求崇高”为核心主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瞩目成果,不但得益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8、也与中国梦的准确定位有关系。就这样,中国梦的内涵,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中,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求崇高”为主色调,变为以“知冷暖”为宗旨。1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