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

ID:38395328

大小:2.95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19-06-11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1页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2页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3页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4页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10神经系统的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Chapter10FunctionofNervousSystem医学生理学教研室第一节神经元的一般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图)1.基本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胞体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元树突神经纤维突起无髓神经纤维轴突①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部位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④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①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引起兴奋或抑制;②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综合分析;③可将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部

2、分)。*神经元的四个重要功能部分二、神经纤维的分类与功能(一)神经纤维的分类(二)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三)神经纤维的传导兴奋的速度*影响因素(1)神经纤维的直径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V有>V无,跳跃式传导(3)温度:V温度高>V温度低如低温麻醉(神经传导阻滞)(四)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2.轴浆运输轴浆在胞体与轴突末梢之间流动,这种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快速:膜上的细胞器顺向运输(胞体到

3、末梢)轴浆运输慢速:微管和微丝逆向运输:末梢到胞体,如神经生长因子、狂犬病毒、破伤风毒素等三、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因子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1)神经对支配组织的作用a、功能性作用b、营养性作用(2)神经营养作用的实验证据:神经切断;脊髓灰质炎。麻醉药可影响神经冲动传导,但不影响神经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一、经典的突触传递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三、神经递质和受体四、反射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一)化学性突触的种类和结构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为轴突—树突式;轴突—

4、胞体式;轴突—轴突式。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一、经典的突触传递(二)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ª突触前膜去极化ª前膜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打开ª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ª神经递质释放ª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ª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ª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开放ª某些离子进入胞内ª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突触后电位指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是局部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图)*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

5、PSP。*实验证据:*形成EPSP的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增大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特别是Na+的通透性局部膜的去极化。*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产生超极化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这种后电位变化称为IPSP。*实验证据:刺激伸肌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屈肌运动神经元记录。*产生IPSP的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Cl-内流↑膜电位发生超极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1.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2.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3

6、.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离大;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传递所需时间可大于1s;4.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上有无相应的受体。(一)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点(图)(与突触性化学传递相比较)1.性质:是一种电传递结构基础:缝隙连接;2.特点:a.两神经元之间的间隙仅为2-3nm;b.不存在突触小泡,靠水相通道蛋白联系;c.传递为双向性;d.电阻低,传递速度快,无潜伏期;e.电突触传递的功能是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二)电突触传递(图)复习:1、从功能学角度简述一个神经元有哪些主要功能部位?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7、的特征有哪些?3、何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4、中枢兴奋传递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机理是什么?二、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产生效应的化学物质。(一)外周神经递质1.乙酰胆硷2.去甲肾上腺素3.其他递质(二)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a.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b.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8、;c.递质作用于受体后能发挥生理效应;d.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e.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2、神经调质:一类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受体后,在神经元之间不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减弱递质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调制作用。3、递质和调质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胆碱类、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气体、脂类。4、递质的共存(戴尔原则)5、递质的代谢①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