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法规知识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

ID:38289291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7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_第1页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_第2页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_第3页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_第4页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保障法规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保障法规知识劳动关系争议纠纷调解专题我国1993年开始交养老保险,1997年开始建立个人账户,缴费基数楼梯台阶式上升,退休待遇高;若波浪式,待遇低。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劳动关系产生时间1、劳动关系---指劳动者通过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在用人单位的指挥、组织、安排、管理下,为获取劳动报酬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如:路人帮忙而受伤---两者之间是民事赔偿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双方应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16周岁---退休前的劳动争议适用劳动法。1)劳动者---指在国家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16周岁

2、以上—退休年龄(女:55岁以下的管理者,50岁以下的工人;男:60周岁)。A、退休后(包括返聘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适用民事法规;B、不满16周岁的人为童工,为国家所禁止;C、使用14周岁以下的人罪究刑事责任。2)用人单位(分别在三类机关领取证照)—指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管理局登记)、民办(从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我国已不存在临时工,统称劳动合同制职工,同样受劳动法调整)企业(凡到工商局登记注册以营利为目的有产品购进与销售的组织统称企业)、非企业法人(如民办学校—在民政局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等。3)

3、劳务关系---即雇佣关系,如家庭保姆、返聘人员(超过劳动年龄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为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受民事法规调整,不能作为劳动争议处理。2、劳动关系的建立---从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之日起算(用工之日),不是劳动合同签订日,从劳动日算起,建立劳动关系应签订劳动合同。1995年1月1日《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一、如何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依据)解决和处理劳动争议的前提时首先要确认劳动者与

4、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只有存在劳动关系,才能适用劳动法规。1、二者之间存在书面劳动合同。5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未订立书面合同,可从以下几点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合同:1)二者符合法定主体资格的(劳动者:法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企业有营业执照、机关事业单位有民政部门登记证)。2)用人单位有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适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组织安排下从事有劳动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3、二者未订立劳动合同时,认定劳动关系的凭据:1)工资支付凭据或职工花名册;2)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五险一金)

5、;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身份证明、出入证明等能证明劳动者身份的证明文件;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用登记表;5)用人单位考勤表。4、建筑工地、矿产企业等单位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其责任由发包方承担。三、劳动争议调解的范围:发生劳动争议的前提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三类调解途径:行政调解—由劳动社保局进行的调解(专项调解劳动争议);5人民调解—由调委会进行的调解;企业调解—企业内部的调解。1、《劳动争议发》规定的解决争议的管辖:1)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所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处;2

6、)用人单位的注册登记地所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处。双方主体分别向两个不同地仲裁处申请的,由(劳动者)用工所在地(即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处管辖。2、在本行政区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事项: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决定能否确认为工伤、享受工伤死亡—20倍工资赔偿待遇;否则民事赔偿待遇);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3)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而发生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保、福利、培训及劳动保护发生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劳动能力的丧失与生活自理能力达到伤残不是一回事—如盲

7、人有劳动能力但可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医疗费、经济赔偿、补偿金等发生争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5一、劳动争议解决的简单程序和方法:1、进行调解事项登记;2、向当事人告知应有书面申请;3、确定调解人员;4、调解记录;5、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调解人员签名盖章。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