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5094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与抢险救灾》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应急救援预案与抢险救灾》考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共10题)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4、(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5、煤矿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当
2、地人民政府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6、救护小队进入灾区处理爆炸事故,确知人员已经牺牲时,必须(先恢复灾区通风,再进行处理)。7、无论是低瓦斯矿,还是高瓦斯矿,掘进巷道发生火灾后,不准下令(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8、掘进巷道发生火灾后,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当瓦斯浓度小于(2%)时,可启动通风机。当瓦斯浓度高于(16%)时,不论烟雾多少和气温高低,均不准启动通风机,以免供氧引起瓦斯爆炸。9、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5,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10、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
3、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二、简答题(30分,每题6分,共5题)1、什么是应急救援预案?它与《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何关系?答: 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是在辨别和评估潜在的重特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
4、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应急救援预案与《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关系是:煤矿井下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山东省省级矿山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明确的适用范围?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哪几个组、各组职责是什么?答: 预案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矿山企业发生的一次死亡(遇险)10人及以上或不足10人但社会影响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8个组:(1)井下现场指挥组,设在井下救护基地,由救护队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2)抢险救灾组,由矿山救护队、事故单位和应急救援
5、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3)技术专家组,由有关技术专家和事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4)物质供应组,由当地政府或省煤炭局及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质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5)警戒保卫组,由省办公厅和当地公安部门为主组成,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6)医疗救护组,由省卫生厅和当地或事故单位的医疗机构组成,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7)后勤保障组,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6、和事故单位组成,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8)善后处理组,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政府牵头、省民政厅、劳动保障厅、总工会和有关保险机构参与,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被逮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怎样编制及执行?5答:(1)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采掘、机电、地质等单位有关人员编制,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还应征得矿安全监察站同意。(2)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矿务局(公司)总工程师批准。(3)在每季度开始前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和补充。(4)己批准的计划由矿
7、长负责组织实施。(5)己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贯彻,组织学习,并熟悉避灾路线。(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7)己批准的计划应分别送交有关人员(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和部门(调度室等科室、矿山救护队、上级主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等)。以便定期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4、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答:容易出现以下主要问题:(1)内容不全,遗漏颇多;(2)针对性差,应付检查;(3)方案单一,可操作性差;(4)缺乏有效地通知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5)缺乏准确统计灾区人数的方
8、法;(6)避灾路线单一,难以知道避灾人员确切的避灾地点;(7)安全设施设备不完善,难以应对灾变;(8)例行公事,不认真批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