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33461
大小:47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特低渗透油藏分类及开采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1期石油钻探技术Vol.35,No.12007年1月PETROLEUMDRILLINGTECHNIQUESJan.,2007试井与开采特低渗透油藏分类及开采特征研究王文环袁向春王光付廖荣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分析了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参数、油藏特征参数以及流固耦合特征参数,应用非达西渗流理论和非线性弹性渗流理论研究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类参数,对特低渗透油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特低渗透油藏开采特征的异同,证实了分类指标的代
2、表性;分析了造成不同类型油藏驱替及开采特征差异的内在因素是启动压力梯度、毛细管压力和储层的压力敏感性;提出了在异常高压油藏开发过程中,应控制合理生产压差、保持适当地层压力开采等防止压力敏感性伤害的措施。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非达西流;油气藏类型;启动压力中图分类号:TE3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890(2007)01007204截止2005年底,中国石化已探明的砂岩特低渗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再次是流动的状态,主要是流动透石油地质储量为4.8269×108t,占中国石化总探的环境、条件和流固体之间的相互作
3、用,这三大因素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占砂岩低渗透油藏储量的决定着流体渗流规律和油藏开发效果[12]。因此,影40.2%。但动用程度还比较低,动用储量仅为2.1251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分类指标体系亦可相应地概括为三×108t,开发效果较差,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且尚大类:一是油藏地质特征体系,如储层的沉积成因特有2.7018×108t的特低渗透油藏储量没有动用。因征、储层的孔喉结构特征以及裂缝发育特征等;二是此,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和开发技术的进油藏特征体系,主要包括油田流体系统、地层压力系步,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越
4、来越重要。统及驱替能量等特征;三是流固耦合特征体系,即润从目前已开发的81个单元来看,开采特征差异湿性特征和压力敏感性特征。较大,存在的矛盾和暴露的问题亦不同。因此,对特1.2.1地质特征体系参数分析低渗透油藏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类型特低渗透油藏的从油藏地质特征体系来看,特低渗透储层的形成开采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研究不同类型特低渗透油藏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密切相关[2]。根据有效开发技术,提高中国石化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上述不同地质因素在低渗透储层形成过程中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大小,可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分为原
5、生特低渗透储层、次生特低渗透储层和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但原1特低渗透油藏特征及分类生和次生特低渗透储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主要通过渗11油藏分类原则及目的透率指标来体现。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和考虑1.2.2油藏特征体系参数分析的单因素分类类型很多。笔者为了进一步分析制约分从油藏特征体系来看,我国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性类油藏开采特征和开发效果的内在因素,制定不同的开发对策,主要依据影响开发效果和相应经济指标的收稿日期:20060930;改回日期:20061120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
6、重点科技攻地质和油藏客观因素进行分类。关项目“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编号:P05068)12油藏体系特征参数分析部分研究成果油藏开发过程实际上是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作者简介:王文环(1965-),女,1991年毕业于石油大学过程,其渗流特征取决于渗流三大要素的变化。首先(华东)地质勘查系,2000年获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工程专业博士是渗流的环境,即多孔介质,主要是多孔介质的孔隙学位,高级工程师。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其次是流体,主要是流体的组联系电
7、话:(010)51616598第35卷第1期王文环等:特低渗透油藏分类及开采特征研究·73·质和驱替能量差异不大,原油性质一般都比较好,其特点是密度小、粘度低、含胶质和沥青少,另外凝固点较高、含蜡量较大。油藏基本上都为低饱和油藏,驱替能量主要为弹性驱动。但地层压力系统差异较大,压力系数在0.61~2.22之间。1.2.3流固耦合特征体系参数分析从流固耦合特征体系来看,流固耦合特征主要表图1启动压力梯度对前缘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影响现为流体与流动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流体与岩石之间的亲和性,即润湿性。统计表明,我国特低渗透砂岩
8、油层润湿性以亲水为主[2];二是在油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改变所引起的储层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必然反作用于储层内流体的渗流,影响到流体的渗流状态,这是一种流固耦合过程[3]。由此可见:储层的变形是一种被动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和类图2启动压力梯度对驱替相压力分布的影响型取决于主动因素(主要是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