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80713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6
《高德香时、分、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时、分、秒的认识撰写时间:2010年7月5日10:10 共有 0 次修改,这是第0次修改 时、分、秒的认识 一、设计说明: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秒针走一个小格表示1秒等,都不易弄清楚;对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10进1,也会感到不习惯。因此,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接受。学生对作息时间比较熟悉,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但有的学生还不一定会看钟表,说出几时几分。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问一个课间是多少
2、时间,一节课是多少时间,几点到校,几点睡觉,唤起学生对时间、对钟表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为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看表的方法,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探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科学地使用和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二、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呀,让你们猜一
3、猜他的名字,想不想猜?听录音,猜谜语:一匹马儿四条腿,日夜奔腾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小朋友,你猜猜我是什么?钟表有什么作用?你会看表吗?(二)探索创新,获得新知。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和自己手中的小表,看谁的眼睛最明亮,谁的口齿最伶俐,将你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小组说一说。2、汇报讨论结果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学习成果发布会,把你们交流的结果汇报给在座的老师和全体同学。(学生回答不一定按顺序来,但他们汇报的都是本节的知识点,根据他们的汇报一一解答。前六个知识点做一组讨论,后面的知识点做一组讨论。)有3根针。你看出3
4、根针怎样转了吗?①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课件显示12个大格。②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课件显示5个小格。③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④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⑤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⑥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1小时。1小时=60分。让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向12,时针走1小时,看分针怎样走?时针开始走时,分针怎样?时针停止走时,分针怎样?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了多少?时针走的时间和分针走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你想一想,1小时有多长?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得出结论:1分=60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时
5、间单位——时、分、秒。3、感受时间钟表“嘀嗒”一声就是1秒,60个“嘀嗒”就是——感受分。现在我们和分赛跑。放音乐,电脑计时,学生分四组活动;分别背古诗、写字、口算、数脉搏次数。4、继续汇报,学习时刻的读写。现在同学们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教师找整时、非整时表各3个)⑦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请同学们在小表上分别拨出以下时刻:2时、4时、6时)⑧读出下面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再写出来。电脑显示1时,谁会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在哪里见过?教师小结:两个圆点前面的数字表示几时,圆点表示“时”,圆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分”
6、。⑨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的?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分针从数字几开始算?⑩读出下面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再写出来。电脑出示10时15分、4时45分、9时零5分。(三)练习。100页第一个“做一做”练习二十六1、2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在40分钟时间里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分散,所以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学生提出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验证、综合,使知识统合起来,获得新知。
7、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三、课堂设计意图: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提问课间是多长时间、一节课是多长时间、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睡觉,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发布自己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有关钟表的知识,所发布的每一条信息,就是一个知识点,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讨论、验证,共同获得新知。3、课堂上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
8、间的互助,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4、鼓励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谁还有新闻要发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