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2271
大小:21.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多肉植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多肉植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班赵秋洋指导老师耿霄副教授摘要本文主要写了多肉植物的形态鲜明、耐干旱贫瘠、容易繁殖的特点,并从多肉植物在室内装饰、绿化工程、食用功能、药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使人们能更加直观看出多肉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关键词多肉植物;应用;景观多肉植物,又称为肉质植物、多浆植物,为具有肥厚多浆汁肉质器官植物的总称。由于多肉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简单、易管理、对水分和养分要求低,近几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1-2]。虽然我国是多肉植物原产地之一,但由于起步比较晚,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
2、因此大多数多肉新植物品种全部依赖进口[3-6]。1多肉植物的定义多肉植物,是指景天科(Crassulaceae)、百合科(Liliaceae)、番杏科(Aizoaceae)、仙人掌科(Cactaceae)、凤梨科(Bromeliaceae)等科中的一些高等植物,这些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特别肥大,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和养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7]。2多肉植物的特点2.1形态特征鲜明多肉植物独特的肉质化器官及退化叶是最重要的观赏特点。多肉植物的形态千奇百怪,其中有不少种类的叶、茎、块和根等器官都具有仿生功能,或模仿某种动物,或模仿卵石山峦,或模仿另
3、一种植物,还有的模仿某种物件,甚至模仿人体的某个器官[8]。番杏科生石花就被称为“会开花的石头”,是多肉植物中著名的模仿专家。2.2耐干旱贫瘠由于多肉植物原产地大多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贫瘠,年降雨量少而集中。为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多肉植物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将自身一个或两个营养器官变态膨大,叶细小稀少或退化成刺,还会在极端气候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9]。2.3容易繁殖除有性繁殖外,许多多肉植物自身还可进行无性繁殖,主要繁殖方式有叶插、枝插、根插及吸芽分生。叶插在许多多肉植物上都可以实现,又可分为全叶插和半叶插两种,即整片完整叶扦插和部分叶段扦插[10]。枝插除
4、了顶芽扦插外,去顶后的老茎上还会长出1个或多个新芽头。一些藤本性状的多肉植物还可将枝条分段扦插。根插仅适用于少部分根系粗壮、复生能力强的多肉植物[11]。吸芽分生适用于几乎所有多肉植物,将长到一定大小的吸芽从母体上切下另行种植也可得到完整的新植株[12]。3多肉植物的应用3.1室内装饰及绿化工程多肉植物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植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环境适应性和容易栽培管理等优点。目前在室内装修、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垂盆草、红叶景天、原叶景天、长寿花等,多被用于家庭庭院、阳台客厅、窗前等装饰[13]。在室外装饰上多用于八宝景天、垂盆草
5、等,是因为其花期长、植株整齐、观景效果好和覆盖效果好等特点被人们用于马路两侧绿化和点缀花坛。3.2食用价值许许多多的多肉植物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酶和氨基酸等大多数具有可食性。例如:食用型仙人掌的嫩茎可以作为蔬菜,但并非所有的都均可直接食用,库拉索芦荟要去皮方可食用否则会引起腹泻[14];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可以酿酒制作龙舌兰酒[15]。3.3药用价值多肉植物除了具有绿化和实用价值外,还具有药用价值。百合科芦荟属的芦荟,具有清热解毒、治疗便秘、烧烫伤以及跌打损伤等功效。芦荟油还可以作为美容、护发、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16]。大戟
6、科大戟属的植物,其茎叶内含有一种粘性白色乳液,具有刺激性,可促使皮肤充血,增加毛尖根部活性,是用来制造生发剂的常用药材[17]。仙人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民间食用仙人掌治疗乳腺炎、腮腺炎都有好的疗效[18]。4结论随着人们对多肉植物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多肉食物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高。推动了多肉植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多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其中百合科的假百合属[19]、独尾草属[20]、山麦冬属已经被成功培育[21]。多肉植物的种植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参考文献[1]谢维荪.多肉植物栽培与
7、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7-83.[2]王成聪.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大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2-100.[3]郭毓平.打造中国的多肉植物种植产业[J].中国花卉盆景,2004(6):27-29.[4]唐文秀,黄仕训,盘波,等.桂林植物园多肉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2009(1):189-192.[5]刘与明,张淑娟.珍惜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速繁殖技术[J].园林科技,2012(1):8-11.[6]黄素华,肖慧匀,洪燕萍.水晶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J].福建师范大学学院,2014,30(5
8、):9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