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2235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弟子规伴随我们一起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摘要】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在“入则孝”“出则悌”“谨”等三部分的学习中,收获颇丰,通过学习,端正了班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我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关键词】弟子规入则孝团结友爱以身作则今年九月份,我开始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几个月过去了,我和孩子们与《弟子规》的缘越结越深,《弟子规》伴随我们一同成长。《弟子规》是一部流行已久的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它倍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博精深。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
2、第一步,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但因为接触古文知识较少,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们普遍懒惰,不愿意背诵,有些同学认为考试时用不上,学习有什么用?看到这种现象,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我根据《弟子规》的讲解,每天抽10分钟教12个字,注重自始至终将《弟子规》的字字句句融进生活,身体力行实践。没学《弟子规》前感觉德育教育疲于奔命,亡羊补牢,不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学了《弟
3、子规》后,与生活水乳交融,进步显而易见,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初学而收获丰。刚开始接触到《弟子规》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时我想:这些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更是父母为孩子力尽的「义务」,你还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继续往下看,我看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一直往下看去,我很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以后批评学生用这些话琅琅上口,用不着讲那么多废话了。
4、学习《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时候,针对里面的内容,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孝敬父母,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学生就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许多学生反映看电视时,父母叫自己干活,不情愿,甚至装作听不见,父母要叫很多声才答应。于是,我马上说到:「父母呼」,学生立刻回答道:「应勿缓」……以往让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时,不少学生都会说到自己的父母很唠叨,对自己管教很严格等等,提出诸多要求,家长们则反映,孩子爱犟嘴,听不进批评,无法与孩子沟通。学习弟子规后,在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后,发现内容变了:抱怨声少了,感恩声多了。倾听父母的意见多了。开学时,个别学生还没有做好开学的准备,心思没有
5、收回到课堂上,放学后不回家,在外面玩耍,针对这种现象我也反复教育,但收效甚微。在学习弟子规时,结合里面的知识,让学生反复诵读,一到放学,我一说「出必告」,学生立刻会「反必面」;我说「事虽小」,学生就答到「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在这一问一答中,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背诵了《弟子规》,理解了其中的内涵,真是一箭双雕。二、借东风,正班风。开学之初的一个月,是我最头疼的,好的习惯经过漫长的暑假已荡然无存,班里吃零食的,课间,上下楼梯跑;课间时间,同学打架、骂人、说脏话,这些让我真是疲于应付,最难过的是因为个别学生的违规,丢失了流动红旗,班里人心惶惶,就连一向让我放
6、心的卫生也亮起了红灯,怎么办呢?我从“入则孝”中找到了突破口,在班会课学习时,我先进行了一个调查:班里39个同学,哪些同学是从幼儿园时就在一起上学的?哪些是从一年级时是同学的?哪些同学和你曾经是同桌的?一开始学生不明白什么意思,大家兴奋的在班里寻找着自己儿时的同学、同桌。通过计算,学生们惊奇的发现从小和自己在一起上学、长大的同学、同桌并不多。因此,我们班里的同学之间就是兄弟姐妹,哪有兄弟姐妹之间打架,说脏话的?我们应该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通过这个教育,同学之间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打架、骂人的现象消失了,同学之间变得和睦了。十二月中旬,正是期末复习的
7、紧张时期,班里的徐晨旭同学生病了,以往同学生病,大家都是漠不关心,无人问起,看到他没来上课,不少学生就向我问起没来的原因,得知他生病住院了,同学们立刻表示要去医院探望,看到这一幕,我也深深的被他们的同学情深打动了。下午放学后,一群同学在我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医院,探望生病的徐晨旭,有的送上了用自己零花钱买的水果,有的送上一封真挚的信,看到这一幕,徐晨旭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在他住院的十天时间里,每天都有同学为他送去作业,给他补习功课,通过这次,同学们的凝聚力更强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弟子规》对话。比如我看到一个学生跑得很急,我就会讲「事勿忙」,学生就会慢下来
8、答「忙多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