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ID:37942197

大小:545.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3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_第1页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_第2页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_第3页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_第4页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_观乎天文_到_观乎人文_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Vol.47No.4JournalofHuazh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ul.2008从/观乎天文0到/观乎人文0)))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滥觞于/观乎天文0,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巫觋们的/通天0事务服务的,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周人用/行为史观0代替了殷人的/神权史观0,认识到/天不可信0、/天命靡常0,只有/

2、敬德0、/保民0,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0,将/以史为鉴0和/以民为鉴0作为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纳上下于道德0,则实现了从/观乎天文0到/观乎人文0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体现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在传为周公等人所作的周初诰令(5尚书6八诰)和5诗经6的部分5周颂6以及大、小5雅6中得到有力证明。关键词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敬德;保民;史鉴;民鉴中国古代文论家在谈到文学观念时,常常从一/天文0和/人文0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例如,刘勰在5文心雕龙#原道6中就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刘勰提出

3、的/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0的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理论视角,来源于5易经#贲卦6彖辞/观乎天文,以»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0的思想,在中国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在这里,/观乎天文0比/观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乎人文0具有更为本原的意义。也就是说,/天文之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学0是/人文之学0的基础,/人文之学0是/天文之¹之道也。0因此,/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学0合乎逻辑的发

4、展。或者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观念本来就滥觞于上古/天文之学0。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笔者在5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6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辉事业,彪炳一文中曾经指出:中国古人所谓/天文0并非指今人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所谓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的规律,无滞,日用而不匮。0他用赞辞总结说:/道心惟微,其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天文0是指/在天成象,神理设教。光采玄圣,炳耀仁孝。龙岗献体,龟书在地成形0的一切自然现象,包括日月星辰等天象º呈

5、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0需要指出,刘勰所和山川物候等地形;狭义的/天文0则仅指日月星辰提出的文学应该/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0、等天象。中国古人的/天文之学0也不是指研究天/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0的/原道0思想,既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科学,而是指人们对/天是古人理解文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们认识文学的文0的认识、理解和应对之策。古人的/天文之学0独特视角。因此,今人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也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天文之学0包括了观象授生便应该由此入手,从中发现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时、占卜吉凶、祭祀鬼神等多项内容;狭义的/天文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之

6、学0则类似后人所说的星占学。中国早期的文学观念与上古/天文之学0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上古收稿日期2007208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0(05BZW013)80/天文之学0其实就是巫觋们的/通天之术0,那是当的个人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商王祖甲尚能/保惠于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庶民,不敢侮鳏寡0,/自时厥后王立,生则逸,生则形态,人们不可能脱离这一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Â态去从事所谓文学活动和认识文学。掌握着/天文从。0后期商王开始把占卜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之学

7、0即具有/通天0本领的巫觋们是那个时代的思己手里,如祖甲孙武乙、重孙文丁(5史记6称太丁)想文化的生产者,而作为他们的精神领袖的大巫其时期的甲骨卜辞,贞人代王占卜的情况大量减少,实也是当时社会的政治领袖(君王),政与教融合无由王亲自占卜则显著增加。商王不再被动地听天间。因此,中国早期的文学是为巫觋们的/通天0事由命,也不再允许某些巫觋借天帝鬼神制约自己的务服务的,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当时的政教有着密切行为,而要充分行使王权,企图用王的意志来左右的联系,而有关文学的观念也就包容在原始宗教观占卜的结果。据5史记#殷本纪6载:/帝武乙无道,¼念和氏族政治观念之中。

8、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搏,令人为行。天神不胜,如果说/观乎天文0是中国古代文学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