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示-例

生-态-工-程-示-例

ID:37759147

大小:2.84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30

生-态-工-程-示-例_第1页
生-态-工-程-示-例_第2页
生-态-工-程-示-例_第3页
生-态-工-程-示-例_第4页
生-态-工-程-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工-程-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工程示例(1-7)1、桑基鱼塘桑基鱼塘(mulberryfishpond),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1.1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

2、、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泥肥肥桑的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1.2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桑基鱼塘桑基鱼塘鸟瞰图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

3、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工艺流程人工湿地水平流剖面图人工湿地垂直流剖面图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实例(见人工湿地文件夹第三个pdf文件,内含相应图片)3.长江和沿海滩涂的生态治理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

4、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我国常采用芦苇、米草、大米草和互花米草进行滩涂治理。3.1芦苇与米草属的生态习性3.1.1米草属米草属又称草绳属,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生态习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生态功效:(1)保滩护堤、促於造陆作用明显。(2)米草可饲用。(3)野生动物的栖息地。(4)航道减於。(5)控制污染。米草属3.2.2芦苇芦苇,多年生水生活湿生的高大禾草,禾本科芦竹亚科芦苇属。生态习性:多生于低湿

5、地或浅水中。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河溪边等多水地区。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或干枯的水塘里。生态功效:其生态功能突出体现在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抑制藻类、防洪固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芦苇大米草治理滩涂芦苇治理滩涂4.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基本介绍: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

6、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和、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

7、95%。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也是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首(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的"绿色坝建设"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有名的四大生物工程。建设成就: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采取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561万公顷,使27.8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多万公顷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

8、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蒙、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