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

ID:37641471

大小:1.0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7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_第1页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_第2页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_第3页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_第4页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海港城市_港_城空间系统_演化理论与实证_郭建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1期地理科学Vol.33No.112013年11月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Nov.,2013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郭建科,韩增林(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更新。基于相关研究评述,根据海港及海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现

2、代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将其分为港城形成初期的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口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港城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与流空间塑造3方面对“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海港城市案例分析加以实证,验证前述“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关键词:港-城空间相互作用;港城裂变;港城双向网络;海港的城市空间效应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90(2013)11-1285-

3、08港城关系是一个长期受学术界关注的交叉研展。“流”时代的生产方式逐渐柔性化,产业链式集究领域。地理学对港城关系的研究发轫于港口演聚和产品内分工、分散同时进行,(临港)产业空间化理论,重在其空间属性。西方学者通过对港口组织形态随之复杂化。②航运技术变革与全球[15]通用模型的构建,从不同视角揭示发达国家港城化使海港功能演化至第3代甚至第4代,作为国[1~4]空间关系演化特点。并逐渐形成港口体系、港际物流供应链核心节点和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发[5][6,7]口城市空间结构和港城界面3个不同空间尺展中经济体的海港城市成为世界性产业转移首选度。在国内,吴传钧最早提

4、出包括初级商港型、港地,港口对城市、区域的地域空间效应增强,港口、口工业型和多元化型3个成长阶段的海港城市成产业和城市的空间冲突激化,诸如大规模填海造[8][9]长模型;许继琴继而提出4阶段的变形模式,他陆、规模不经济和工业污染、交通堵塞等,迫切需们通过分析海港城市发展的动力结构,揭示港与要通过系统整合予以化解。③港口空间形态日城的产业、功能变化关系。近年来,地理学对于港益群组化和网络化,港口与产业园区高度一体化,城空间关系逐渐形成“港-城空间系统”的认识,认微观上推动港-城界面再造与复兴,宏观上牵引更为港-城空间系统是一个根植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广阔腹地内

5、的产业向海集聚和空间重构。开放的、多元复杂地域系统,其形成、发展、演化规鉴于此,已有的港城空间关系研究无法反映[10]律是核心主题。学者们分别结合上海、南京、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港口城市波和连云港等案例研究,从港口后勤区、城市形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缺乏将港城产业关联、动力机态、港城界面及港城耦合的系统熵等不同侧面,探制演化、空间系统变异结合起来,进行多维度的[11~14]讨港-城空间关系演化的新特点。港-城地域系统研究,进而探究港-城空间相互作当前,新因素导致港-城空间系统演化出现新用的辩证关系和演化机制。一般认为城市在进入特点。①新科技革命

6、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自增长阶段后,港口与城市进入自我发展阶段,港收稿日期:2012-06-11;修订日期:2013-01-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94、41101114)资助。作者简介:郭建科(1980-),男,山西长治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交通物流与港口空间组织、城市地理研究。E-mail:gjianke98@126.com通讯作者:韩增林,教授。E-mail:hzl@lnnu.edu.cn1286地理科学33卷口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微弱。尽管个别学者近来注口城市的区位生成阶段。①港口的基本功能是意到港城关系演化的新特点,认为

7、港-城界面由形运输中转,并诱发港务、集散、集市等港口直接产成生长、成熟扩展、衰退废弃和再生复活的发展周业和共生产业,构成城市初期的产业形态。②码期体现了港城关系由共生一体、共同扩张、分离、头设施依托海湾、河口或海岛等宜港岸线,在自然[14]最后再度整合的演变过程,但吴传钧先生关于港条件好,后方有平坦、开阔的地段修筑,呈现不连城关系“循环上升”的论断,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续点状分布特点。③码头毗邻区形成货物堆场、视,后续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紧紧围绕中国现代水产交易的集市和船工、渔民的休息区,无港区和海港城市空间演化的新特点,将港城关系与城市城区之分,港城混杂共生

8、,构成海港城市雏形。随空间形态相结合,以揭示港-城空间形态及其动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