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ID:37444840

大小:386.3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1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_第1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_第2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_第3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_第4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区域旅游空间结构5.1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5.1.1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及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而旅游活动也是在空间上的活动,必定有其自身空间布局和空间组织优化的问题,因此,区位理论也就受到旅游规划者的重视。(1)早期区位理论A.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H.Thünen)于1826年在出版《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首先提出,其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由于

2、杜能学说只考虑市场距离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现代农业区位论者除考虑这一因素外,还考虑自然、技术、社会、行为、政策因素。同时,研究农业区位更多注意农业区域的优化组合,以便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早期区位理论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其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其相关法则是运输区位法则、劳

3、动区位法则和集聚(分散)区位法则。韦伯的理论至今仍为区域科学和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但在实甘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1)早期区位理论C.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sch)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它国家,被认为是本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所谓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商品是在中心地生产,提供给中心地及周围地区居民消费的商品。中心地职能是指

4、中心地具有向周围地区提供中心商品的职能。由于竞争机制的存在,各个中心地都想扩大服务区范围,相邻的中心地服务区之间将出现重叠,根据到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原则,重叠区的消费者将以中心线为界被最近的中心地吸引。于是每个中心地的服务区变成最稳定空间结构的六边形.每个次一级的中心地成为六边形的6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形成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1)早期区位理论D.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是廖什1940年在用德文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

5、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他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他反对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对于区位优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利润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工业区位主要是由其销售范围的大小确定,也就是需求量决定了市场区位。在一个具有均一运输成本与资源分布的均质平原上,这些区域应呈

6、六边形,并且填满整个空间。但在真实的景观中,这些区域将很少会趋向六边形,其形状的变化,反映了道路网、资源赋存、劳动力、以及市场等的变化。(2)区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A.旅游中心地理论1940年,A.马里奥蒂就曾提出“旅游吸引中心地理论”,认为“旅游吸引力之所在即成为旅游中心地”。所谓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指某地区或旅游区内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人口、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并能承担该区旅游需求及供给功能的核心。这一核心作用范围可大可小,大者可作为一个国家的旅游枢纽和周转中心,旅游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地理

7、位置优越,拥有相应规模的旅游吸引和作用范围;②交通便利,便于把景点构成旅游网络;③资源集中,便于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④地域开阔,可承载众多的游客和服务人员;⑤可给游客提供方便的游览和生活条件。总之,旅游中心是经济发达、交通方便、资源丰富、设施健全的地方。B.距离衰减理论见3.2.1.2距离衰减规律社会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商品的流通,都与距离有一定关联。5.1.2空间结构理论源于区位论的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如何使得社会经济主体保持最佳的相互关系和形态的理论,是促进区域合理发展的理论依据。一般而言,空间

8、结构会依次经历原始均衡结构、增长极结构、核心—边缘—外围结构、网络一体化结构等阶段。(1)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2)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A.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