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经济史检测---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史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解析:B 材料涉及政府对手工业的管理,并未涉及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故A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可知相对于工匠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而言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盐铁官营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营手工
2、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故D项错误。2.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解析:B 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不利于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得到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亳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3.
3、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解析:C 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地主收租时间的变化分析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织业等家庭副业的收入已超过了种植业,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C项正确。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以后,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没有反映农耕技术的信息,B项错误。题干只说明了地主催收田租时间的变化,没有反映出地主剥削程度的减轻,D项
4、错误。4.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政府成倍地扩大纸币发行量;大观元年(1107年)改“交子”为“钱引”时,又“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史称“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北宋政府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遏制经济危机B.增强了纸币的购买力C.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D.实则是国家与民争利解析:D 据材料可知北宋政府先后两次大量发行纸币,造成百姓手中纸币贬值,实际购买力下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故D项正确,B项错误。滥发纸币会造成恶劣的经济后果,A、C两项错误。5.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粵(广州)、闽(泉州
5、)、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康熙三十七年(1698)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乾隆朝为防止宁波沦为第二个澳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但收效甚微乾隆二十二年(1757)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等国开放1793年、1816年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请求增开互市口岸,清廷拒绝A.康熙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导致了战争解析:B 材料提及的是康熙年间对外贸易受到限制,没有提及朝贡贸易,A项排除。从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清前期对开关数量、
6、海关关税、海关针对区域等都有严格限定,并拒绝英国使团增开互市口岸的请求,说明清前期厉行严格限制对外开放的闭关锁国政策,B项正确。乾隆年间规定外商在广州贸易,可见其并未阻断中西间的交流,C项排除。19世纪初的清政府拒绝增开互市口岸的要求,并未导致战争,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15~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A.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D.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解析:D 材料中“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
7、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影响,D项正确。A项表述只牵涉经济,缺乏全面性,排除;世界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仅限于政治,缺乏全面性,故C项错误。7.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