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ID:37329222

大小:631.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_第1页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_第2页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_第3页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_第4页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2月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Vol.23,No.1第23卷第1期MARINEGEOLOGY&GUATERNARYGEOLOGYe.,2003!!!!!!!!!!!!!!!!!!!!!!!!!!!!!!!!!!!!!!!!!!!!!!!!!!!!!!!!!!!!!!!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王宏斌,张光学,杨木壮,梁金强,梁劲,钟广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广州510760)摘要: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

2、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关键词:水合物;构造环境;特殊构造带;南海陆坡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6-1492(2003)01-0081-06南海是西太平洋最

3、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亚构造及张性断层很发育,特别是在BSR发育区的内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5!22部或边缘部位,很多早期形成的断层在晚期仍有继N、107!118E)。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使该区地承性活动,切穿至第四纪沉积层,甚至BSR面,为下壳受到多方面的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球部天然气向浅部地层运移开辟了有利通道,促使气物理场和边界构造特征。新生代期间,在太平洋板体向上部运移到水合物温压稳定带上。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俯冲作用下,东南亚大!."东部边缘陆边缘地壳发生减薄、裂解、漂移、聚敛和碰撞等组合过程。南海正是在这种板块活动背景和演化过程南

4、海东缘位于南海中央海盆洋壳与菲律宾岛弧中形成离散、聚敛、转换和俯冲4种不同类型的大陆之间,走向近南北。中央海盆洋壳沿此线向东插入边缘,并伴随4种大陆边缘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沉岛弧地壳之下,形成明显的马尼拉海沟—吕宋火山积盆地。南海陆缘区在为水合物形成提供充足的气岩带(弧)—西吕宋和北吕宋海槽的沟-湖-盆构造体源以及适宜的温压场环境的同时,还为水合物形成系。马尼拉海沟的北端在巴士海峡以北,南端在民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都洛岛外侧,为弧(菲律宾岛弧)、陆(欧亚大陆东缘)碰撞带,沿俯冲带发育有叠瓦状逆掩推覆构造和增1南海陆缘区的构造特征生楔等。俯冲带为深部裂解气和热流体的形成并

5、向浅部运移产生水合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关资料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增生楔的顶端、!.!北部陆坡弧前盆地等区域广泛分布,特别在增生楔部位水合南海北部陆坡位于华南地块和南海地块的衔接物最为发育,南海东缘具备上述聚合边缘的水合物带上,南临南海地块的主体部分,西部为印支地块,成矿环境,与东太平洋周缘海域的北加利福利亚—东靠台湾—菲律宾岛弧,平均宽度达550km。陆坡俄勒冈、秘鲁海槽等已发现水合物地区的构造地质地形复杂,海槽、海山、陡坎发育,许多大中型新生代条件相似[1]。沉积盆地跨越了陆坡区,最大沉积厚度超过1万m,展示出了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前景。区内底辟!.#

6、西部边缘越东—万安东断裂带构成了南海的西部边缘,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8501);广走向近南北。该断裂为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其南端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院士基金项目(2001-YSJJ-G/~-04)在万安盆地的东缘,在南海西部边缘沿走滑断裂带作者简介:王宏斌(1971—),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地发育有多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这些盆地呈狭长型,质、地球物理研究,E-mail:Oceanwang71"21cn.com收稿日期:2002-07-12;改回日期:2002-10-30.周立君编辑没有明显的分割性,早期以拉张断块作用为主,与板"!海

7、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年内断陷盆地相似;后期剪切挤压作用为主,断裂、褶以上地层可识别3个明显的地震不整合界面T、3皱及底辟构造发育,沿边界主断裂可见到大规模的T2、T1,分别为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上第四纪和现代的构造滑塌体(李唐根等,1997)。特新统和上新统与第四系的地质分界,其代表的地质别是早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在区域上时代分别为10.4、5.2和1.64Ma。本次研究在对给南海西南部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陆源碎屑物,造就T3、T2、T1地震界面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了形成水合物的良好物质条件,而且断裂以及底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