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

ID:36906336

大小:4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练习(7)逍遥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7)逍遥游1.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

2、,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

3、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作者引用《齐谐》中记载的话有什么作用?2.作者以行路备粮作类比,有

4、何用意?3.“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1、2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4.《逍遥游》是体现庄子重要思想的一篇文章,该如何理解“逍遥”二字?5.“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以及宋荣子、列子有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作者是如何阐明的?6.概括分析本文的主要艺术特色。答案:1.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击”"抟"“三千里”“九万里”,夸张奇异,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指出鹏看似逍遥自由,实则还未达到逍遥境界,它还是“有所待”的,“海运”“大风”即其所待之物。“有所待”就不自由。2.以行路备粮作类比,说明小和大所待的大小不同,但都受外在条件限制,都是有所待的;同时说明

5、蜩与学鸠没有自知之明的可怜,它们也是有所待、不自由的。3.第1、2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故而作者引“汤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相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太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述其形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相呼应。4.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6、,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上的“绝对自由”。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看似逍遥,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所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精神的修养,即无己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境,实现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统一,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5.“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告—君,而征一

7、国者”,虽然有一定的智慧和修养,但都为功名利禄所束缚,都为世俗所累,无法摆脱主观条件的限制,就像斥鴳、绸、学鸠一样见识短浅,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宋荣子能够将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区别、辨清荣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也”,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算不算逍遥游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宋荣子和列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高明得多,正像鹏比蜩、学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