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42708
大小:25.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从整体看,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来讲不容易。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和形近字的辨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二、试卷内容及考核目的分析试卷主要有“字词积累”,“语句训练”,“查字典填空”“判断对错”“按课文内容填空”“阅读闯关”,“作文”七大块。“字词积累”,部分包括五小题:“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用√标出正确的读
2、音”“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考核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包括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1至4单元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能不能较好的加以运用。“语句训练”的一大题:“按要求写句子”。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根据例句,以及从理解句子中自行写出要求的句子。“查字典填空”重点考察三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处理,要求学生会根据部首以及音序查字法做到会查字典。“判断对错”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掌握情况。“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察的是每个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部分,要求学生做到平时的背诵及默写的熟练程度。“阅读闯关”,重点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
3、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及好词语的积累判断。对短文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文章创造性的理解。--1--“习作”,同学们在这半学期的时间中身边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选择其中一件,写一则日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能按自己的想法,不受拘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展示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日记的格式。促使学生通过这次的习作,更加关注生活,再次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三、考试结果及分析(一)总体情况分析本次测验,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很不理想。从数据分析上来说:我班有54人参加考试;最高分87分,平均分60分,80分以上8人,60分以上占29人。(二)
4、具体情况分析一、基础知识1、答题分析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会写错的字的是:荒野、绒球、墙壁。其主要原因:一是读不懂拼音;二是绒球一词说的较少;三是能拼准拼音,但是由于平时练得不够扎实,所以写错。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这一题错的不多。主要错在:“斜和料”这两个字的组词,很多同学不认识“斜”干脆不填,有的是人但组词“斜坡”把“坡”写错了。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这一题扣分较多,一是对个别题目理解不到位导致写错地方;二是“反问句”还没有在平时课上练习过,也不符合大纲要求,所以属于超纲题;三是平时训练过的句子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对,个别学生在平时联系中巩固不到位出错导致扣分。2、错误分
5、析(1)、写错别字的问题比较严重,每一道题都有错别字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2--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日记中运用学过的生字词。(2)、学生在拓展思维、理解句意等方面还不够。如“查字典填空”中,对“闻”这个词在三种成语中的不同用法选择正确的解释,学生平时对承誉德积累见识较少,所以不给学生的答题造成了很多困惑。二、阅读部分1、答题分析阅读材料相对平时的于都来说比较难,如第3题,结合短文,发挥想象力,在短文横线上
6、补充缺失内容,扣分较多,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三、习作部分1、答题分析本次习作是写一则日记,对刚步入习作训练的三年级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有同学忘记了写日记的格式;有的又把作文的题目写出来;也有些同学在写内容时,又写时间、日期、天气,也写作文题目。2、问题反思在阅卷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但是也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反思:一是学生没有审清题意,没有写清一件完整的事。二是习作的格式不正确。三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
7、用上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3--四、措施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