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41848
大小:221.4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4
《无线干扰的20种错误说法纠正错误说法以实现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皮书无线干扰的20种错误说法:纠正错误说法以实现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以及对于移动应用要求的提高,企业必须勤于管理规划整个部署。而有些已投入使用的或者新兴的无线技术和常用电子设备却影响了无线网络的运行性能。其中RF干扰是最主要的影响无线网络运作的原因,它会影响安全性和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本文罗列了关于无线干扰问题的20种最普遍的错误说法。错误说法#1:“唯一的干扰来自于其他的802.11网络。”802.11设备数不胜数,其他的802.11网络肯定会对你的网络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众所周知就是同频或临近频率的干
2、扰,但是由于802.11设备都遵循同一个协议,所以他们是可以相互合作的——也就是说,同一个频率上的2个无线接入点分享频道容量。但是实际上,在一个没有许可证限制的频段里,其他型号的设备数量远远超过802.11设备的数量。其他设备包括微波炉,无绳电话,蓝牙设备,无线摄像机,户外微波链路,无线游戏控制器,Zigbee设备,荧光灯,WiMAX等等,甚至一个坏的电气连接都可以产生非常宽的RF频谱。这些非802.11类型的干扰不能与802.11设备很好地相互合作,它们会大大降低吞吐量。此外,它们还会产生二次影响,比如降低速率,干扰
3、导致的数据重传会误导802.11设备使用低数据速率而不是合适的速率。总结:无许可证的频段是FCC在共享不规则频谱内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到目前为止是一大成功,但是RF干扰还是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仍需适当关注。错误说法#2:“我的网络似乎在工作,所以干扰不是一个问题。”802.11协议被设计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抗干扰。802.11设备在数据传输前发现有干扰,它会暂停传输直到干扰消失为止。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干扰(并且该干扰导致数据包不能正常接收),那么确认包收不到会使数据重新传输。最终数据包会全部通过。但是,暂停或者重新传输数
4、据会严重影响你的无线网络容量和性能。AllcontentsareCopyright©1992–2007CiscoSystems,Inc.Allrightsreserved.ThisdocumentisCiscoPublicInformation.Page2of9白皮书例如,微波炉会产生占空比是50%的干扰(由于它们根据60-Hz的交流电循环)。这意味着微波炉和你的802.11无线接入点频率一致,会降低50%的网络容量和性能。所以如果你的无线接入点速率设计是24Mbps,在正使用的微波炉周围可能只有12Mbps。如果你的
5、无线网络上的应用只是接收数据(比如上网浏览),那么吞吐量的损失可能不会感觉很明显。但是如果你使用容量和延时敏感的应用,比如无线语音,那么控制干扰会变成一个重要问题。总结:干扰无处不在,它目前只是一个无声的杀手罢了。错误说法#3:“在部署前我做了一次RF清理,所以我发现了所有的干扰源。”一个最头疼的干扰问题就是干扰总是间歇性的。可能干扰只在一天或一周的某个时间发生——比如某人使用诸如无线耳机的时候。所以,除非持续清理,否则很容易遗漏一些干扰源。即使持续清理(比如在每个地方进行24小时测试),周围的事物还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6、。一些工作在无需许可证频段的设备很容易会进入到你的网络环境中。周期性清理次数再多也不能保证你有一个完全没有干扰的环境。总结:清除干扰问题是不可能的。微波炉,无绳电话,蓝牙设备,无线摄像机,户外微波链路,无线游戏控制器,Zigbee设备,荧光灯,WiMAX等等,甚至是坏的电气连接——所有这些都可以产生RF频谱。这些非802.11设备都不能和802.11设备一起相互协作。错误说法#4:“我的基础架构设备自动检测干扰。”一些新型的,基于交换机的无线基础架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管理RF干扰。802.11芯片可以检测到非802.
7、11信号,然后改变干扰区域内无线接入点的802.11频道。但是这个功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不能解决区域外的问题。一些干扰设备——例如蓝牙设备,无绳电话,802.11FH设备,人为干扰信号等,都是宽频的,而且他们无处不在,所以改变频道并不能避开这些设备。即使对于一个运行在固定频率的设备,要在一个基于蜂窝的大网络里管理频率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分析干扰源,确定设备性质,所处位置然后确定如何解决干扰才是最关键的。在很多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设备拿走。有的时候,将设备移动或者屏蔽它,避免干扰信号影响到网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总结:简单的,对干扰能够自动反应的产品是十分有用的,但是你也需要对潜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AllcontentsareCopyright©1992–2007CiscoSystems,Inc.Allrightsreserved.ThisdocumentisCiscoPublicInformation.Page3of9白皮书错误说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