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

ID:36648121

大小:665.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_第1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_第2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_第3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_第4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按导师姓名拼音排序)陈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和戴维斯分校等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2013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访问。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貌、断层相关褶皱、工程地震等方面

2、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挤压构造区活动构造研究;3.释光测年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4.古地震年代学研究;5.岩石暴露(埋藏)面测年研究;6.大震地表变形及破裂带研究。电话:(010)62009093E-mail:chenjie@ies.ac.cn陈九辉,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007年获得中国

3、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全球地震学研究室、美国仁色雷尔工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地球物理与构造物理实验室进行以及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与空间科学系进行访问或开展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宽频带地震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流动地震台阵探测技术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研究;2

4、.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波形和走时数据的三维反演及成像方法研究;3.地壳介质速度结构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地震环境噪声相关函数研究;4.断层精细结构探测研究。电话:(010)62009059E-mail:chenjh@ies.ac.cn陈立春,男,1970年生,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主任、地震中长期预测学科组组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致力于活动构造及其在地震预测与工程建设中的应

5、用研究,主持完成科技部支撑课题、财政部和地震局行业专项专题、院所长基金和地震应急专项子课题等纵向研究课题8项;西气东输、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地震安评与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横向研究课题10项。现负责的在研国家基金、地震局行业专项专题和所长基金重点专项各1项。主要学术成果是“基于构造系统和构造过程的地震中长期预测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实现,发表论文70余篇,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排名第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构造与古地震;2.地震中长期预测;3.地震地表破裂样式模拟与应用

6、。E-mail:dzsclc@ies.ac.cn。陈小斌,男,1972年生,研究员。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2012年获得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测深方法与应用,包括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正反演算法、可视化集成软件研发、深部电性结构探测及其动力学解

7、释、大陆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等多个侧面。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地震行业专项、所长基金等多项研究工作。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E-mail:cxb@ies.ac.cn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NISDE)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

8、合作等项目。2011.11-2012.5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牛津大学访问。2000年至2011年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法国国家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InSAR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地壳形变观测与运动学、动力学研究;震间-同震-震后形变场观测与演化特征分析;地表形变场、地震波等联合反演与数值模拟;热红外图像接收处理及断层活动性研究;电离层观测、处理与地震异常分析研究;卫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