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50322
大小:24.8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2
《13 坐井观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坐井观天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学习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二、识字写字。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板书设计。13坐井观
2、天井沿、无边无际、不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由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三、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对话。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五、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六、感悟第三次对话。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八、布置作业。九、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13课《坐井观天》说课稿张素
3、珍一、教材编排意图《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故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要像小鸟站得高,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十三课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因此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
4、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
5、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识广;(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二、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
6、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小学生认知很直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文中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进入学习。(二)初读课文,略知文意,引导自主识字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刚刚打开课本
7、,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这样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勇于面对主动解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完成任务,边作记号,老师边巡视,指导认读。3.借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语境中识字)4.指导识字,出示卡片,先带音节出示,再去掉音节出示。读准“信”、“青”。(三)研读在能够流利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1.录音范读课文。2.找生尝试有感情
8、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思考时间两分钟。先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这里给学生充足时间(5分钟)。3.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